2016年益阳市农业委员会整体绩效自评
发布时间:2017-12-15 16:28 作者: 来源:市农业委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2016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三个百千万”工程为抓手,着力调结构、补短板、增效益、强支撑,扎实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和全省现代农业改革试验,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实现“十三五”开门红。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1.7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连续五年居全省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16元,同比增长8.7%。

1.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粮食生产基本稳定。完成粮食播种面积655.2万亩,粮食总产246万吨,比上年略减。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集中打造赫山区、资阳区资江两岸50万亩连片双季水稻优势产业带,水稻“四双”模式推广面积达71.6万亩,“稻虾”、“稻鱼”、“稻蟹”等生态种养面积达35万亩。二是经济作物在优化中不断发展。蔬菜、笋竹、芦笋等加快发展,总产量分别增长1.3%、15%、40%。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60亿元,成功举办“安化黑茶登五岳”、“中国安化黑茶对话罗马尼亚红酒”等活动,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三是养殖业在提质中稳步发展。调整单一品种结构,在稳定生猪生产的同时,加快草食畜牧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全年出栏(笼)生猪478.75万头,同比下降2.2%,牛21.47万头、羊48.23万只、家禽3137.94万羽,分别增长2.4%、3.7%、4%;水产品总量41.28万吨,增长4.7%,名特优水产品占60%以上。

2.农业产业融合进一步加快。一是农产品加工向精深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58家(国家级4家,省级45家),加工企业逐步向优势主产区和园区集聚,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增长9%,利润增长6%。赫山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推进顺利。二是三产业加快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等迅速发展,农村电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亮点,“互联网+现代农业”益阳经验得到中农办肯定。以创建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为契机,休闲农业快速发展,新增省级以上休闲农庄17家,总数达到46家。三是农业服务业蓬勃发展。继续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创新,农机、统防统治等“订单式”、“套餐式”服务模式全面推广,目前全市发展新型专业化服务组织90家,服务农户5.8万户、面积374.1万亩。

3.农业综合产能进一步提升。一是耕地质量稳步提升。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着力强化农业耕地、科技、农机等要素支撑,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实施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全年新增高标准农田10.2万亩,达到270万亩,同比增长3.93%。加大秸杆还田、酸性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绿肥种植力度,耕地质量得到改善。二是农业物质装备水平逐步提高。扶持新型现代农机合作社142家,农机总动力达525万千瓦,增长3%;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达78%,增长2%;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9%,居全省前列。三是科技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大力推广高抗、优质、高产新品种,水稻、玉米、油菜优质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加强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服务,遴选技术指导员840人,科技示范户8360户,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31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990人。

4.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制(修)订农业标准24个、技术操作规程158个。新创建国家级、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7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个、标准茶园1个。加强“三品一标”认证,新认证“三品”农产品90个,达到309个。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市县乡村四级实现监管机构全覆盖,大宗农产品综合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赫山区、安化县成功申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全年未发生区域性动物疫情。三是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有中国驰名商标17个,湖南省著名商标90个,湖南名牌产品33个,中华老字号1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1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安化黑茶、沅江芦笋入选首届湖南十大农业品牌(公用)。安化县农业产业品牌建设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5.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一是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划定进度,积极推广“三改两分再利用”畜禽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模式,切实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深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积极发展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大型沼气工程4处。二是全面开展洞庭湖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扎实开展洞庭湖矮围网围清除行动,已拆除57处,完成全部工作的74%。柘溪水库“两网”退出工作已完成任务总数的81.6%。资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两河”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对资江益阳中心城区12.5公里河段实施常年禁渔,河湖生态得到有效改善。三是大力开展绿色防控。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32万亩,实现主要农作物全覆盖。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25%;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全程服务面积350万亩,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低于4%。四是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圆满完成190个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区县(市)财政投入农村清洁工程资金达8538万元,乡村人口人平投入达20.3元,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和长效保洁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6.农村民生事业进一步发展。一是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多渠道投入2.75亿元,开工建设216个项目,1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成效明显,安化县云台山村等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获省政府授牌。二是精准扶贫强力推进。全年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5亿元,同比增长185.4%;310个贫困村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15亿元,超过完成省定任务;积极探索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支持5.6万户贫困户参与新型农业经营,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实施易地搬迁项目23个,可搬迁贫困人口6954名;全年69575名贫困人口脱贫。三是减负惠农政策有效落实。扎实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追缴违纪违法资金328.34万元。规范发放各类惠农补贴39.96亿元。部署开展村级财务公开和“三资”清理,100%的村实行了村账乡代理。完成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6310套,垦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7.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现代农业改革试验32项重点改革顺利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监测评价水平达69.43分,比上年提高2分。一是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顺利推进,完成入户调查94.67万户,占全市总户数的94.7%;27.4万户农户完成承包合同签订。农村土地流转更加规范,农村土地活力进一步释放,共流转土地329.4万亩,其中耕地226.3万亩,耕地流转率56.7%,土地流转总量、耕地流转率稳居全省前三位。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全市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发展到4.45万户、3379家、3696个,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居全省前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财银保”贷款总额占全省的32.8%。三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指导桃江县开展确权颁证成果运用试点,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2293万元。

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面广、任务重,推进较慢。二是农民收入增幅在连续6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后,去年首次出现回落(比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低0.9个百分点),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三是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较差,农业 “靠天吃饭”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益阳市2016年茶叶产业发展资金.docx

市畜牧水产局16年防疫项目绩效自评.doc

2016年市级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报告.doc

2016年度全市粮食生产奖励及工作经费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自评报告.doc

益阳市2016年农村清洁工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doc

益阳市2016年生猪和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估报告.docx

益阳市蔬菜产业发展奖励专项资金.doc

益阳市2016年土地流转专项资金绩效评估报告.doc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