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益阳市农业委员会部门整体绩效自评
发布时间:2019-10-15 08:51 作者:财务科 来源:益阳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一、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现代农业改革试验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各项改革,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0.8亿元,同比增长3.5%。大力实施现代农业“131千亿级产业”工程,形成“一县一特”产业格局,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力推进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湘米产业工程,粮食生产结构调优,优质稻覆盖率达98%以上,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9%,居全省前列。“两区”划定工作顺利推进。以“稻虾”为主的稻渔生态种养面积达78万亩,比去年增加27万亩,亩平增收3000元以上。南县、资阳区、沅江市、大通湖区成为全省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南洲稻虾米”、“赫山兰溪大米”成功注册区域公用品牌,并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全省专项扶持种粮大户50户,我市占10户。全年茶叶综合产值突破240亿元,同比增长20%。安化县入选全国茶业品牌影响力十强县,桃江县成为国家菜果茶绿色高产高效项目县。蔬菜、笋竹、芦笋稳定增长,畜禽养殖业在调整中优化,水产业健康发展,名特优水产比重达70%以上。我市深入推进农业“百千万”工程和“六大强农行动”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获得重奖。

二、以产业融合为重点,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兴加工,实施“百企”工程,全市新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10 %以上。旺旅游,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新型业态,着力构建“产业+基地+景点”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新增国家星级休闲农庄4个,省星级休闲农庄24个,分别达到10个和67个,创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6个。全年休闲农业经营收入24亿元,增长20%。促规模,现代农业“三园”建设稳步推进,安化黑茶产业园成为今年全省唯一获批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南县小龙虾产业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市耕地流转面积新增14万亩,达到266.6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67.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发展,农民合作社新增950家,达到6496家,新创建市级示范社28家;家庭农场新增586家,达到5009家,新创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全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47人。办节会,“智慧农业”、“智慧乡村”加快发展,南县华南农业园、赫山区益阳现代农业嘉年华等成为智慧农业新标杆。将“互联网+”推广运用于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与华为集团携手打造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计划投资2245万元,目前正在建设之中。成功举办第二届生态农业智慧乡村互联网大会暨周立波诞辰110周年群众纪念活动,“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益阳模式”更具影响力。成功举办第四届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积极组团参加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二十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湖南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北京)产销对接会,以安化黑茶、南洲稻虾米等为代表的名特优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进一步提升了“益”字号农产品品牌效应和效益。

三、以绿色发展为重点,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推进标准化生产,“三品”认证农产品达到582个、产量133.34万吨,分别新增100个、62.2万吨,居全省前列。大力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农药、化肥施用量较去年分别减少4.7%和3%。深入开展洞庭湖区矮围网围清理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秸秆禁烧等综合整治行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厕所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乡风文明提质“六大行动”全面铺开,全市8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基本建立日常保洁机制。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三级同创”,全年共组织129个村开展省级、市级、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赫山区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进县市区,桃江县牛田镇金凤山村等6个村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四、以农地确权为重点,农村改革深入推进

全市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顺利完成,我市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赫山区成功申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国第三批试点县,新松树桥村试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全市清产核资工作基本完成。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全面完成,进度排全省第三位。原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剥离改革全面完成,益阳改革经验在全省农垦改革推进会议上作典型介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