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农业委员会对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109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7-05-30 14:43 作者: 来源:市农业委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益农提字〔2017〕第9号(A类)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益阳市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快解决农村面源污染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对您的建议我单位非常重视,委党组书记、主任作了重要批示,分管副主任召集有关同志进行了专门研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目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

1、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制定了《益阳市农业生态建设规划》,科学规划生产布局、合理发展生产规模、推广高效生产模式。根据环境容量规划农业生产,力求达到种养平衡,从源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编制了《益阳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农膜、饲料和畜药等生产资料,减少农业投入品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2、实施化肥减量行动。创新工作方式,加快成果应用,通过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推进测土配方施肥。2016年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1032.3万亩。以种粮大户、种粮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广泛开展绿肥全程机械化轻简栽培与高效利用示范,绿肥种植面积恢复到70.2万亩。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和应用有机肥。2016年全市化肥施用量为23.39万吨(折纯)较去年减少0.68(折纯)万吨。

3、实施农药减量行动。以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为重点,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先进施药机械,大力推广应用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提高病虫监测预警能力。2016年全市完成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面积374.1万亩,病虫绿色防控面积130万亩,推广大中型高效植保机械200台,农药减量控害助剂80万亩次。全年农药使用(折百量)1015.7吨,较去年减少4.9%。

4、实施农田少废管理。全市秸秆资源总量达317.45万吨,秸秆量前三的作物是水稻、油菜和玉米,分别为227.43万吨、36.97万吨和13.70万吨,占秸秆资源总量的87.6%。秸秆资源利用情况为:还田量209.16万吨、饲料用量27.33万吨、燃料用量41.47万吨、原料用量7.40万吨、焚烧量17.36万吨、弃置乱堆14.13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9.9%。推广使用厚度0.01mm以上地膜、生态友好型可降解地膜,从源头保证农田残膜可回收、可降解;加强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性管理,建立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包装物的回收处理机制,控制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5、加强外来物种管理。2015年全市组织开展了外来入侵物种发生情况调查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全市主要外来物种发生面积如下:空心莲子草面积73.47万亩、凤眼莲面积近7.56万亩、福寿螺16.78万亩、稻水象甲5万亩、加拿大一枝黄花1万亩。另外安化库区的大薸危害较重。2017年全市将设立外来物种监测预警点2个、综合防治示范区2个和生物天敌繁育基地1个,以确保全市农业生产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

6、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近年来,全市共建设储粪棚4.8万平方米,沼气池2.86万立方米,沉淀池11万立方米,生物氧化塘3.2万立方米,人工湿地2240亩,雨污分离管道14.6万米。新装干湿分离机144台,建设大型沼气发电厂8个,大小有机肥加工厂34个。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356个,规模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19处,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率达45%以上,其中畜禽粪的平均利用率为75%。

7、实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开展“设施标准化、操作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示范规模化”的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通过修建对养殖废水进行生物、物理、化学处理的净化设施,严格对精养鱼池实行标准化改造。近三年来,全市共对21个渔场实施了生态修复项目,涉及水域面积达3.8万亩。

8、实施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工程。强力推进“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城乡环卫工作一体化,城市公共环卫设施向农村延伸,村民卫生意识明显提高,农村卫生状况大为改善。推行户分类减量、就地处理垃圾措施,80%以上的垃圾由农户自行分类处理,大大地减少了垃圾集中处置量。33个乡镇共372个行政村共配备垃圾清运车119台,建设垃圾集中收集站488个;建设村民小组垃圾收集点10313个,农户由政府配备或自备垃圾分类桶40万余个,垃圾处理设施逐步完善。每个村按照800-1000人的标准配备了1名保洁员。建设垃圾压缩中转站36个,全市农村垃圾通过中转到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或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处置的乡镇达33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40.7%,购置大型密闭式垃圾转运车37台,垃圾转运体系逐步健全。

9、认真开展农业环境监测。全市共设置6个省控监测点、3个国控监测点。为及时掌握全市农田地表径流污染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提供数据支撑。

二、后端治理措施

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根本出路,促进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依靠,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加快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强大动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生态补偿机制。

1、强化宣传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和人居环境改善宣传活动,大力提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提高广大群众对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的认识,激发人民群众自觉投身环境污染防控,形成政府引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人人动手的良好氛围。

2、进一步加强环境污染的源头治理。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和标准化生产,积极探索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加快推广科学施肥、安全用药、绿色防控、畜禽标准化养殖、水产健康养殖等清洁生产技术,实现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再生资源化。

3、加大资金投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面广量大,一方面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整合项目等增加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投入。将涉农项目建设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相结合,努力支持项目区面源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充分调动农民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通过村组集体经济,筹措资金投入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探索农业农村环境保护设施的管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弥补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资金的不足。

4、加强行政执法力度。

当前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日益增强,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也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氛围基本形成。加强和完善农业农村环境执法体系,并与司法部门无缝对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确保农业农村环境的各项保护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有效保护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安全。

贵委的建议对我们的工作很有启迪。谢谢贵委对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和高度关注!


                                                               益阳市农业委员会

                                                                2017年5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