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029号建议的答复
益农建字〔2018〕第5号(A类)
发布时间:2018-10-09 10:50 作者: 来源:益阳市农业委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李桂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我市农村荒田、荒地治理与环境建设的建议》收悉, 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市农业委与市林业局、市国土资源局衔接沟通,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1、在组织领导和制度规定落实方面。一是我市自2008年出台了《益阳市耕地耕作管理暂行办法》。就耕地耕作管理、遏制耕地抛荒对市、县、乡、村组各级各部门以及土地经营承包者均确定了相关工作任务和职责,并明确了处分条件的抛荒连片面积和零星抛荒面积、处分的对象和级别。2008年起,由市长亲自挂帅,市农业局牵头,相关部门组成了督查领导小组,每年均开展了相关的具体工作,一直贯彻至今,对遏制耕地抛荒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二是一年一度的省、市政府出台的粮食生产考核办法均将“永久基本农田有连片5亩以上全年性抛荒”作为否决参评的前置条件,并把耕地抛荒列入考核指标的第一项内容。三是成立了益阳市粮食生产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副市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制定了粮食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把遏制耕地抛荒列入区县(市)级政府年终目标考核内容,实行耕地抛荒责任追究制度,如发现有抛荒、撂荒的区县(市),将严格追究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各区县(市)也相应成立了发展粮食生产、遏制耕地抛荒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措施,签订了责任状,进一步加大了遏制耕地抛荒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力度。

2、在法律政策宣传和落实方面。近年来,主要是以“科技下乡”、 “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等为契机,利用宣传车、专栏、墙报、标语口号等宣传方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大张旗鼓地宣讲国家惠农政策和耕地保护政策,形成遏制耕地抛荒的舆论氛围。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土地资源的宝贵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抛荒闲置土地的严重性,并自觉养成“珍惜土地、合理保护、耕作、流转土地”的良好习惯。随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和农村劳动力减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全市加大了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推进力度,大力推进实施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充分放活经营权,乡、村成立土地流转机构,制定了土地流转办法,确保土地有序流转,同时,进一步扶持农业新型主体健康发展,到去年底,全市共流转耕地达245.24万亩,耕地流转率达62.8%,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居全省前例,对遏制耕地抛荒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组织帮扶和考核执行方面。依法依规落实各项国家粮食生产补贴,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一是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认真完成年度耕地地力补贴面积(计税面积内农作物实际种植面积和双季稻种植面积)核定工作,确保“种地得补贴,不种地不得补贴”的良性财政补贴政策落到实处。二是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确保该补贴资金全部用于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以及集中育秧、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湘米产业工程、病虫绿色防控、科学施肥、药肥减量、全程机械化生产等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推进和奖励。三是大规模种粮大户专项扶持,主要用于种粮大户的生产设备和农机购置、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各项补贴、帮扶政策的落实,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对遏制耕地抛荒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4、环境建设及荒地治理方面。一是美丽乡村建设有序开展。通过领导办点,项目推动,全市190个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和2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顺利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实施项目216个,总投资2.29亿元,村平投入1000万元以上。二是农村清洁工程深入推进。深入推进乡村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全市新建村庄垃圾收集点504个、乡镇垃圾压缩中转站88个,清运河湖沿岸垃圾6.7万吨。大益阳城市圈城乡生活垃圾逐步实现统筹处置,全市共有41个乡镇的生活垃圾由区县(市)统一组织收集、转运和集中处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三是乡土树种整村整乡继续推进。

自2015年在各区、县(市)进行“一个示范乡镇和两个示范村”的乡土树种推进工作,重点在田边、路边、水边、村边、宅边闲置空地进行推广种植。每年在全市推广楠木、血椆等珍贵乡土树种种植约100万株,对农村闲置土地进行了很好的利用。

下阶段市农业委将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继续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大力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切实抓好畜禽粪污治理,全面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广生态高效循环农业模式,加快实现我市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性好转,建设生态、和谐的美丽宜居家园。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益阳市农业委员会

2018年5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