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农业委员会对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1053号提案的答复
益农提字〔2018〕第6号(A类)
发布时间:2018-10-09 11:22 作者: 来源:益阳市农业委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胡汉模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桃江竹笋产业的建议》收悉。特别感谢您对我市农业产业化的关注与支持。经市农业委与桃江县人民政府衔接沟通,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桃江县把发展竹笋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修山、垦覆、施肥、间伐等技术措施,竹林林分结构、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促进了林下经济发展。截至2017年底,全县已建成100亩以上笋竹两用林基地近90个,标准化竹笋基地面积近5万亩,合作社样板基地每亩笋竹收入达2100元,是常规竹林收入的5倍以上。竹笋加工企业和合作社均超过30家,初步建立了“公司+农户”、“ 合作社+农户”、 “基地+农户”等多种生产经营模式。成功注册“竹聚缘”、“洗耳溪”、“修女湖”、“黄金塘”等竹笋商标。以“竹聚缘”为代表的桃江竹笋食品已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称号和绿色食品认证,桃江竹笋已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以世林公司、竹缘林科为代表的笋食品加工企业及加工作坊逐步发展壮大。目前,鲜笋、冬笋主要在益阳、桃江本地销售;笋干、玉兰片主要销往长沙、常德、岳阳、福建等地区。除实体销售外,借助互联网+电商销售平台,2017年笋产品实现产销两旺。桃江竹笋产业已形成产业化雏形,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

桃江竹笋产业来势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统筹规划不强,政策引领力度欠缺。竹笋食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目前政府部门对于竹笋产业发展缺少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产业扶持精准力度不够。加上竹笋培育具有阶段性特征,前期投入较大,存在效益空窗期,必须加强统筹规划,才能实现竹笋产业长足发展。二是林区地形复杂,基础设施滞后。桃江县林区地理条件复杂,交通相对闭塞,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差。部分林区林道数量有限、质量不高,难以满足生产需求,遇到暴雨山洪,容易发生垮塌,无法有效降低竹笋生产成本;笋竹两用林基地的垦覆、修山任务大,缺少引水灌溉设施。三是竹笋品种单一,附加值相对较低。目前尚无竹笋精深加工企业(如清水罐头、保健品等),主要产品是鲜笋、笋干、笋丝等传统产品,品种相对单一,产业链条短,附加值较低;鲜笋因保鲜期短,且产出时间集中在3月底至4月初,不利于形成市场优势;玉兰片、笋干因产量低于福建、江西,不具备定价权,价格易受市场波动影响。另一方面,竹笋产品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竹笋粗加工中的煮笋、压笋、晒笋主要由人工操作,成本较高且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够稳定。四是品牌意识不强,行业标准尚未统一。桃江县竹笋产品品牌效应不明显,尚未形成统一的生产行业标准。在“桃江竹笋”品牌打造方面,缺乏像“安化黑茶”那样的整体宣传策划与推介力度。笋干等初级农产品或半成品由于品牌效应不显著、生产质量不统一,难以进入超市,只能在低端农贸市场销售,尤其难以进入电商等新型网络销售模式。五是产业链条简单,营销体系不够完善。目前,竹笋产品局限于本县及周边市县市场,市场营销体系不够完善,产品销售渠道简单,没有建立竹笋产品集散市场和对外(特别是上海、浙江、江苏等传统喜食竹笋的沿海发达地区)的销售网络。

“一根竹子”变出上百个产品。开发鲜笋、笋干、脆笋、即食笋丝等系列产品,“桃江竹笋”畅销全国。以竹为特色,桃江主攻全域旅游,桃花江竹海等竹基地、竹篮等竹工艺品、竹凉席等竹生活用品、桃江竹笋宴等美食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追捧,形成了旅游新时尚。

市农业委把竹笋产业作为桃江“一县一特”产业,省市两级农产品加工项目向竹笋加工企业倾斜,鼓励重点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强做大。2018年,桃江县竹缘林科开发有限公司成功农产品加工引导项目,专项资金已到位,现正在申报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

感谢您对益阳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支持!

益阳市农业委员会

2018年5月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