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以‘五点’促‘五新’实现农业减肥增效和耕地地力提升,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使命,夯实现代农业基础。”1月13日,市农业农村局在全省种植业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近年来,我市农业农村部门以强队伍为立足点,以重监测为支撑点,以化肥使用量零增长为落脚点,以种绿肥为着力点,以优服务为出发点(“五点”),构建土肥工作新优势,健全耕地质量调查评价新机制,推动耕地地力提升新跨越,实现耕地地力培肥新突破,探索肥料登记和质量监管新路子(“五新”),实现了我市农业减肥增效和地力提升。
发挥土肥工作优势
健全耕地保护机制
我市农业农村部门以强队伍为立足点,构建土肥工作新优势。在2019年机构改革中,市农业农村局主动作为,在全市机构压缩、编制精简的大环境下,局机关新增设正科级土壤肥料管理科。同时,7个县(区、市)均保留了土肥站,全市现有土肥管理专职工作人员26名,确保了市、县土肥系统机构、职能、人员、经费、服务“五到位”。同时,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形式,加大队伍培训力度,组织参加部省举办的各类土肥业务培训班和现场会达30人次。
以重监测为支撑点,健全耕地质量调查评价新机制。2020年初,各县(区、市)政府与市政府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书》;同时,市农业农村局下发了《益阳市耕地保护工作方案》,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制,严格实行责任目标考核,形成耕地保护齐抓共管合力,确保我市连续多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2020年底,我市入库耕地保有面积448.8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359.79万亩,均超省定目标任务。
我市建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机制,设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点106个,定期开展监测点取样检测,及时发布《益阳市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报告》。认真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如期完成492个点位的调查取样工作,对2019年全市3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其中高效节水2.38万亩)进行了耕地地力评定。
推动耕地地力提升
实现耕地地力培肥
1月18日,大通湖区金盆镇大东口村千亩紫云英长势喜人。该镇进一步落实地力培肥工作,大面积推广紫云英种植。目前,全镇连片紫云英种植近5000亩。
近年来,我市以化肥使用量零增长为落脚点,推动耕地地力提升新跨越。为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市农业农村局印发了《2020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全年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在全市扎实开展“省级减肥增效示范县”(赫山区、桃江县)、“水肥一体化项目示范县”(沅江市、赫山区)、“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推广示范县”(赫山区)、“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安化县、资阳区)等土肥水项目建设。通过项目的实施,不断探索完善了“有机肥+配方肥”“畜-沼-果综合种养”“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
同时,2020年全市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土地面积达994.8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121.3%,技术覆盖率达95%,肥料利用率超40%;施用配方肥19.1万吨,同比增长5.5%;施用商品有机肥8.9万吨,同比增长27.1%;施用有机无机复合肥、缓(控)释肥、水溶性肥、叶面肥、微生物肥等新型肥料0.99万吨;使用机械深施肥土地面积达142.5万亩,同比增长3.5%;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土地面积764.5万亩,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的147%,秸秆还田总量达248.5万吨,分别同比增长4.8%、13.2%;施用其他农家肥91万吨,同比增长35.8%。
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施肥新技术的推广、施肥方式的改变、施肥结构的调整,2020年全市化肥施用量为22.102万吨(折纯量),比2019年减少0.465万吨,减量2.06%,有效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
以种绿肥为着力点,实现耕地地力培肥新突破。据了解,近三年,我市把开展秋冬种绿肥生产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以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秋冬绿肥生产的指导意见》,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原则,切实加大技术培训、资金投入、办点示范、指导督察等工作力度,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菜肥兼用、油肥兼用、饲肥兼用、粮肥兼用等绿肥生产。2020年,全市共举办绿肥生产技术培训班17期,培训农业生产大户400余人次;投入绿肥生产财政专项和涉农项目资金2841.6万元;每个县(区、市)均创办了1个万亩核心示范片;大通湖、黄家湖流域周边16个乡镇各创办了1个千亩示范片,全市创办百亩以上示范片117个。2020年,全年完成绿肥种植面积91.45万亩,超省定任务11.45万亩。
以优服务为出发点,探索肥料登记和质量监管新路子。按照“放管服”改革有关要求,优化行政许可审批,规范肥料产品登记程序,主动为肥料生产企业申报提供服务。全年新增肥料生产企业4家,新办理肥料登记证6个。目前,全市肥料生产企业达8家,有肥料登记证13个,为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组织开展肥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保障农民用上放心肥。
目前,全市正全面扎实开展2021年春耕备肥用肥工作,加强肥料供应信息监测,开展肥料供应调度,确保不误农时,保障生产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