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
3月14日,沅江市茶盘洲镇玉竹村种粮大户刘理舜,在育秧棚里与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交流早稻浸种、育秧情况。今年,刘理舜充分准备早稻育秧农资,早稻种子近日开始浸种催芽。
3月15日,资阳区新桥河镇明天农业农机合作社,近50台大型农机具抓紧翻耕大田,为服务农户抢抓农时……
连日来,尽管春雨绵绵,但我市农村各地,田间地头,农机闹春耕,农人忙农事。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推进春耕备耕工作,抓紧抓实早稻生产。
早动员早部署早落实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实行党政同责”等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相关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坚持早动员、早部署、早落实,全市上下狠抓粮食生产的氛围浓,干劲足。
1月19日,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粮食生产工作,要求把粮食生产作为全年农业农村工作“要害中的要害”来抓。2月4日,市主要领导组织召开县(区、市)分管负责同志及农业农村局局长会议,部署粮食生产工作。2月24日,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两稳一增”工作目标,要求实行党政一把手双组长负责制。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出台《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遏制耕地抛荒十条措施》等文件。3月5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出台《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关于对2021年全市粮食生产工作实行考评的通知》。市农业农村局组建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工作专班,派出8个粮食生产指导组,分赴县(区、市)指导春耕备耕,定期调度粮食生产。
据统计,截至3月11日,市县两级已正式出台关于粮食生产的文件21个,主要领导出席各类粮食生产会议52场次,专题研究粮食生产42次,亲临一线调研94人次。市县农业农村局出台文件36个,组织调研229场次。
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
据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早稻生产,在省定粮食生产任务的基础上,按照四个“只增不减”的要求,自加压力,确定全年粮食生产总面积547万亩、总产量230万吨、早稻面积165万亩的总任务,并将任务分解到县、乡、村,落实到丘块。目前正对早稻生产面积进行摸底,建立到户台账。
同时,各县(区、市)建立粮食生产“四包一”(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责任制,强化干部工作责任。赫山区政府与乡镇签订粮食生产工作责任状,各地出台粮食生产发展扶持政策,全市整合各类涉农资金3.5亿元,加大粮食生产补贴和双季稻生产奖励。同时,全市落实创建万亩示范片14个,其中桃江县、沅江市各4个,赫山区、资阳区各2个,南县、大通湖区各1个,每个乡(镇)创建1个千亩示范片,目前正抓紧落实。
为强化早稻生产技术指导,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科技专家对当前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重大技术要点进行汇编。市级举办了3场(近500人)机抛秧技术及石灰撒施作业演示培训。各地均组织开展了早稻集中育秧等粮食生产技术冬春培训,共培训140场次、1.36万人,发放宣传资料10.6万份。各县(区、市)组织成立农业技术专家指导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集中育秧等现场指导。继续与省农科院合作,在南县稻虾米专用品种培育基地加快品种选育与推广。加强与省农科院合作,在赫山区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立4000亩常规稻品种培育基地。下派春耕生产指导组进村入户,深入宣传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和相关的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各级重农抓粮的积极性。
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部门介绍,截至3月15日,全市已备足早稻种子1131万公斤、化肥库存53222吨、农膜库存183吨、农药库存906.7吨。全市1568家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开展水稻生产“十代”社会化服务。专业化集中育秧所需的种子、育秧基质、大棚、地膜、药剂、秧田等物资和准备工作目前已基本到位。全市落实专业化集中育秧面积37.7万亩,带动发展集中育秧100万亩以上。全市26个智能育秧密室已全部检修投入运行,新建的18家育秧工厂正抓紧规划或建设。全市共维护检修农机具1.5万台套,目前已新购大型拖拉机84台、高速插秧机11台、有序抛秧机37台、植保无人机70台。完成秧田为主的翻耕面积近11.45万亩,机械撒施石灰1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