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山区粮食生产呈现五大新常态
发布时间:2015-04-24 16:34 作者:岳云杰 张鹏程 来源:赫山区农业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今年以来,赫山区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及中央、省、市粮食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及早谋划,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加强领导责任、加大财政投入、狠抓措施落实,春耕生产形势喜人,呈现五大新常态。

    一、行政推动全面护驾粮食生产。一是切实强化工作责任。严格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明确区、乡、村行政首长为粮食生产第一责任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形成“层层负责、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区政府将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资金投入;改进并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补贴方式,确保“谁种粮谁得补贴、种多少补多少”;农资综合补贴新增部分和双季稻补贴直接用于粮食生产。区财政安排350万元重点支持新型农业主体以及山丘区乡镇发展双季稻生产、湖区乡镇杜绝“直播”。三是区政府加大督查力度,全年由区督查局牵头组织三次以上的粮食生产专题督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压单扩双”、遏制抛荒、控制直播等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并在全区通报批评;对造成粮食生产阶段性目标任务完成严重滞后或在迎接省、市粮食生产检查中扣分的乡镇,不得评为绩效评估优秀单位,并对相关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

    二、种粮大户渐成粮食生产的主力军。赫山区是农业大区、产粮大区。该区近年来的实践证明,扶持和发展种粮大户,是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和土地利用率及产出效益、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关键环节。今年,赫山区出台了《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工作意见》,明确规定,对山丘区乡镇连片种植30亩以上双季稻的种粮大户,经村、乡镇逐级申报,区粮食生产领导小组组织现场验收后,每亩给予200元的专项补贴。通过积极扶持、引导,2015年全区30亩以上种粮大户3468户,比去年增加123户;其中100亩以上种粮大户876户,比去年增加117户,总承包面积24.1万亩,占全区播种面积的42%,比去年增加2万亩,增加9.1%。

    三、集中育秧成为双季稻生产的推进剂。赫山区从2013年开始对水稻集中育秧进行补贴,目前该政策已深入人心。2015年,全区集中育秧以湖区控制直播,山丘区发展双季稻、遏制抛荒为目标,重点培育发展育插秧专业户(公司)、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经组织验收,全区早稻集中育秧面积达到43万亩,其中专业化集中育秧示范面积达到13万亩,集中育秧面积覆盖全区80%的早稻面积。

    四、模式攻关引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建立了月塘湖村、汪家堤村等7个全程机械化模式攻关区级示范片,并要求13个乡镇、街道各创办2-3个300亩以上的机插秧高产示范点,辐射带动全区水稻机插面积突破25万亩,日烘干能力达到2000吨以上。突出抓好月塘湖和关王坪两个“四双”攻关示范片,力争两个示范片早晚两季亩产均过600公斤。同时引导专业合作社推行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九代”服务,积极探索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新模式。

    五、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成为粮食生产的引擎。近年来,赫山区粮食生产之所以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得益于农业新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2015年,全区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将达到120万亩,统防统治服务面积60万亩。同时,水稻集中育秧、合理密植和安全齐穗三项关键增产技术的全面推广普及为粮食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