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探索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8-01-17 09:31 作者:谭绍军 刘鸿文 思逸 来源:益阳新闻网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我市充分利用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的契机,积极探索涉农资金整合新路径。经过两年的积极努力,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到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全面统筹、大类打通、点菜下单、全程监管的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新模式。近日,这一模式得到省财政厅的高度认可。

涉农资金整合优化,是完善扶持方式、提高资金效益的关键举措,是凝聚资源合力、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杠杆。2016年3月,南县被批准为全国三个涉农资金整合优化试点县之一。2017年1月,安化县被列入“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全国第一批示范县。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市、县两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财政部、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拓宽思路,创新机制。首先是创新政府支付政策体系。归集理顺涉农政策,准确把握资金供需,科学论证发展方向,精心筛选重点投向。在此基础上,将“三农”(农业、农民、农村)与“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相结合,构建了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态保护四大平台,打造了产业生产发展和综合产能提升、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生态保护和修复三大支农政策体系,形成了保证重点、培育亮点、找准切点、整体推进“三点一体”的支农新模式。同时,综合运用贴息、担保、奖补等间接工具,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完善政银企、财银保联动机制,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集聚,实现政策资源的乘数放大效应。

我市还创新农业发展规划与支农政策衔接机制。采取“两上两下”方式,科学制定《2016-2017年涉农资金整合使用规划》和《涉农资金整合优化试点方案》。以规划为引领、方案为统领、项目为要领,通过规划统筹项目、项目统筹资金, 引导各类涉农资金集中投向,保障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优先支出。依据“省级下放审批权限,以县为主实施改革”的精神,按照事权与财权基本对称的原则,改变支农政策资源“碎片化”的格局,盘活各层级、各部门、各领域、各环节“沉睡”的财政资金,把“零钱”化为“整钱”,充分放大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同时,设立涉农项目整合国库集中支付账户,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形成了审批一个班子、使用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崭新格局。

两年来,采取预算编制环节归并整合、综合性涉农项目合并整合两大方式,统筹9个部门单位39项中央、省、市、县级财政安排用于支持农业发展的涉农资金及通过金融信贷等筹集的资金,集中投放到规划区建设,形成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全新模式,从而优化了涉农资金有效供给,创新了宏观调控方式,用足用活了涉农政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