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山区 紫云英粉碎还田 化作春泥助春耕
发布时间:2025-04-25 14:52 作者:陈徐文倩 崔佳欣 来源:益阳日报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4月20日,在赫山区衡龙桥镇樟树咀村,连片的紫云英进入盛花期,紫白相间的花朵肆意怒放,在风中轻轻摇曳,把田野装扮成紫色的海洋。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翻耕机缓缓驶入田间,将紫云英粉碎翻压还田。“一台机器一天作业50亩左右,明天我的早稻田就能完成翻耕作业。”站在田埂边,种粮大户黄海告诉记者,他已经连续10年种植紫云英,今年种植了575亩早稻,绿肥还田可以减少早稻田的化肥用量和成本,每亩节省30元以上。“改良后的土壤肥力更足,水稻长势好,出米率和千粒重双提高,一亩田产量能增加25公斤。”黄海说,今年他的早稻亩产预计可达470公斤。

  紫云英翻耕粉碎仅是绿肥还田的第一步。“粉碎后的紫云英要经过7到10天的积累发酵,才能成为固氮养地、疏松土壤的肥料。” 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黄雄介绍,通过紫云英还田,可以直接增加土壤中耕作层的有机质含量及氮磷钾养分的含量,从而达到减少化肥施用量、抑制田间杂草的生长、减少除草剂农药使用量的效果。

  近年来,赫山区大力推广绿肥种植,通过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出台相关补贴政策,鼓励农户利用冬闲田种植紫云英,实现农业节本增效。目前,全区共建立绿肥生产示范片17个,有效辐射带动全区绿肥生产面积达到7.1万亩。“在示范区内,通过种植绿肥,每亩紫云英产量在1500公斤以上,能为相应地块的早稻种植节约20%的化肥用量。”黄雄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