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记者来到南县厂窖镇,这座如今承载着厚重历史与蓬勃生机的小镇,历史上曾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厂窖惨案。82年前,3万多同胞在战火中罹难,血泪与抗争铭刻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82年后,这片曾饱受创伤的土地,正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奋发图强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发展篇章。
作为传统农业重镇,厂窖镇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全镇稳定水稻播种面积达4.7万余亩,油菜种植面积达3.2万余亩,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1.7万余亩,粮食生产工作成效显著,2024年度获评全市粮食生产乡镇奖补单位。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厂窖镇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稻虾种养、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融合发展,逐步提升农业附加值,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工业方面,厂窖镇持续发力,上半年细禾粉业成功入规,全镇规上企业增至3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与此同时,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厂窖爱国主义教育实训基地项目总投资2亿元,一期工程已完工;云泰生猪养殖项目已正式投产;西伏加油站、肖家湾村以工代赈、城西村红色美丽村庄等项目相继落地或开工,形成项目带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厂窖镇不仅是一方热土,更是一方红土。近年来,厂窖镇依托“红色厂窖·观鸟小镇”品牌,积极推进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城西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爱国主义教育实训基地等项目的推进,不仅提升了基础设施水平,更唤起人们对历史的铭记与对未来的憧憬。通过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发展乡村民宿、生态农业观光等新业态,厂窖镇正逐步走出一条以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厂窖镇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如项目建设要素保障不足、人才支撑能力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面对挑战,厂窖镇并未止步,下半年,镇党委、政府将强化领导、压实责任,全力冲刺全年经济指标,推动项目建设增速提质。同时,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发展短板,增强要素保障。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激活农村经济活力,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从历史的阴霾中走来,厂窖镇没有沉溺于伤痛,而是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拥抱未来,今天的厂窖,正以其独特的红色底蕴、生态优势与产业活力,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这座承载着民族记忆与时代使命的小镇,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赓续精神,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