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茶叶产业“十三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6-03-17 08:11 作者:市茶叶办 来源:市茶叶办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益阳市茶叶产业“十三五”规划

(2016-2020)

前言

茶叶属于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国。茶产业现已成为规模庞大的综合性产业。亚洲是世界上茶叶的主产区,我国所生产的绿茶、乌龙茶、黑茶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黑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降尿酸、消食解腻、清热解毒的神奇功效,为越来越多的世人所青睐。

益阳市茶叶产业有着辉煌的历史,在生态、技术、区位、文化等方面都有独特的优势。尤其安化县是中国黑茶的发源地,一千多年来,创造了独特的黑茶生产技术,是“茶马古道”和“茶叶之路”的起点之一,世界第一支千两茶、中国第一片机制茯砖茶、第一片花砖茶都诞生在安化。湖南正在打造“千亿湘茶产业”,安化黑茶成为湘茶的主打品牌。近年来,益阳市委、市政府抓住茶叶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适时提出了做大做强益阳茶叶产业、重点打造安化黑茶品牌的产业发展思路。

今天,益阳市已成为中国黑茶的著名产地,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绿、红茶产地,茶叶产业方兴未艾,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2013年,益阳市拥有茶园32.6万多亩,茶叶加工量逾7.7万吨,茶业产值突破80亿元,全市种茶农户5万户,茶产业从业人员40万人,茶产业已成为益阳市强市富民的支柱产业。益阳市规划建设“全国安化黑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益阳市茶叶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促进益阳由茶叶资源大市向茶叶产业强市的跨越,使益阳茶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在总结茶叶产业发展历史、现状的基础上,特制订本规划。

规划到2020年,建成65万亩生态茶园基地,其中新建茶园30万亩、改造茶园30万亩,年产茶叶15万吨,年茶叶综合产值达到300亿元,帮助移民库区、山区30万茶农脱贫发家致富,在全市范围内至少可以提供100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

目    录

1

规划背景……………………………………………………

6

1.1

我国茶产业发展趋势………………………………………

6

2

产业现状分析………………………………………………

8

2.1

茶叶产业现状………………………………………………

8

2.2

益阳茶产业优势……………………………………………

13

2.3

存在的问题…………………………………………………

16

3

规划指导思想、依据与原则………………………………

18

3.1

指导思想……………………………………………………

18

3.2

规划依据……………………………………………………

18

3.3

规划原则……………………………………………………

19

4

发展目标……………………………………………………

20

4.1

规划年限……………………………………………………

20

4.2

发展目标……………………………………………………

20

5

建设重点……………………………………………………

22

5.1

生态茶基地…………………………………………………

22

5.2

茶厂与生产线………………………………………………

24

5.3

市场拓展……………………………………………………

25

5.4

品牌建设……………………………………………………

26

5.5

益阳茶文化…………………………………………………

28

6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30

6.1

投资估算……………………………………………………

3

6.2

资金来源与筹措……………………………………………

32

7

效益分析……………………………………………………

33

7.1

社会效益分析………………………………………………

33

7.2

经济效益分析………………………………………………

33

7.3

生态效益分析………………………………………………

35

8

发展主要措施………………………………………………

35

8.1

技术措施……………………………………………………

35

8.2

组织领导……………………………………………………

36

8.3

政策措施……………………………………………………

37

8.4

人才队伍建设………………………………………………

38

8.5

环保措施……………………………………………………

39

附录:图表

《益阳市茶叶产业项目建设规划》(2014-2020),是益阳市茶叶产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益阳市茶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蓝图,是益阳市由茶叶资源大市向茶业强市跨越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对益阳市茶产业进行了现状分析,阐述了其发展思路、目标体系、工作重点、时间表和线路图。针对益阳市茶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优化、衍生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品牌战略、发展趋势、效益评估、黑茶文化建设、茶旅一体化开发等问题,本规划也进行了专门阐述,并系统提出了做大做强益阳黑茶产业的对策措施。

本规划重点提出了益阳市茶叶产业项目规划建设实施方案。

1 规划背景

1.1  我国茶产业发展趋势

1.1.1  茶叶产量、出口量持续增加。2013年,我国茶叶面积、产量均增加。我国茶园面积达到3869万亩,同比增加253.8万亩。其中采摘面积2917.6万亩,同比增加227.3万亩,增8.4%。茶叶总产量189万吨,同比增加11.5万吨,增6.5%。茶叶出口额12.3亿美元,出口金额增长18.2%。

1.1.2  茶叶生产走向规模化。茶叶生产的组织形式正从千家万户的作坊式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转变,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百强茶叶企业评选中,2013年前100强企业的销售额达到90亿元,占到国内茶叶销售总额的40%。

1.1.3  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现代科学技术更多地应用到茶叶行业中来,茶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茶叶生产正向集约化、机械化、自动化、清洁化发展。科技的发展使茶的用途越来越广,茶产品向多元化发展,果味茶、保健茶、茶饮料等市场前景广阔,茶多酚、茶皂素等开始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

1.1.4  茶叶产品向优质、卫生、品牌化发展。人们对茶产品的质量与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成为茶叶发展的必然趋势;消费者对品牌(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愈益重视,创名牌成为茶叶企业的追求。

1.1.5  茶文化助推茶业发展。中华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茶文化激发了茶产业活力,扩大了茶产业影响力。茶文化旅游成为人们一种极高的精神享受,茶旅游成为茶产业一道亮丽的风景。

1.1.6  茶叶批发市场快速发展。全国茶叶批发市场近10多年来从无到有,发展到了100多家。

1.2  茶叶产业发展机遇

1.2.1茶叶消费增长。全世界有160个国家消费茶叶,饮茶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国内消费整体稳中有升,其中80%的产地增长2%,茶饮料市场占有率增长16.6%,但高端礼品需求锐减。

1.2.2 黑茶异军突起。近年来研究发现了黑茶对人体有健胃、降脂、降压的特殊保健作用,茶叶市场刮起“黑茶旋风”,黑茶原本只销往边疆食肉较多地区,现在开始大量销往沿海、东南亚等肥胖人多的国家和地区,档次要求也越来越高,价值倍增,黑茶产业前景良好。

1.2.3湖南省人民政府重视发展茶叶生产。2001年,湖南省提出“质量兴茶,科技兴茶,再造湖南茶叶新优势”的宏伟目标;200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34号文件),将茶业作为湖南五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2013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茶叶产业提质升级的意见》(湘政发[2013]26号);2014年,省政府出台《湖南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湘政办发[2014]6号)及《关于实施两个“百千万”工程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意见》(湘政发[2014]5号)。

2 产业现状分析

2.1 茶叶产业现状

2.1.1 全国茶业概况

(一)茶园面积继续增加。据17个产茶省(区、市)上报汇总,共计茶园面积3869万亩,同比增加253.8万亩。其中采摘面积2917.6万亩,同比增加227.3万亩,增8.4%。

(二)茶叶产量增加。去年干毛茶总产量189万吨,同比增加11.5万吨,增6.5%。其中,除浙江、江苏因灾减产,其他省(区、市)全部增产,增产较多的云南增3.6万吨、四川增2.3万吨、贵州增2.2万吨、湖北增1.5万吨。

(三)茶叶产值增加。干毛茶总产值1106.2亿元,同比增加123.8亿元,增12.6%。其中贵州增加26.1亿元、福建增18.3亿元、四川增15亿元、云南增13.4亿元、河南增12亿元。按茶园面积计算,亩产值2859元,提高141元,增14.4%;按茶园采摘面积计算,亩产值3791元,提高140元,增3.8%。

(四)名优茶和大宗茶双双增加。名优茶产量84.9万吨,增加6.3万吨,增8%;大宗茶产量104万吨,增加5.2万吨,增5.3%。由于中央严令控制公费消费,名优茶价格明显下降,大宗茶价格适度上升,使全国名优茶产值增幅减缓、大宗茶增幅加快。名优茶产值791亿元,增加69.6亿元,增9.6%;大宗茶产值315亿元,增加54.2亿元,增20.7%。名优茶与大宗茶产量占比分别为45%和55%,与上年基本持平。而产值占比,名优茶占71.5%,同比下降1.9%;大宗茶占28.5%,同比上升1.9%。

(五)六大茶类均衡增产。随着市场的变化,绿茶和乌龙茶产量增幅下降,低于整个茶叶总产量平均增幅,黑茶、红茶、白茶和黄茶增幅大幅上升,均高于整个茶叶总产量平均增幅。全国黑茶19.7万吨,增加2.7万吨,增16%;红茶19.8万吨,增加2.4万吨,增14.2%;绿茶124.9万吨,增加6万吨,增5%;乌龙茶22.9万吨,增加0.8万吨,增3.6%;白茶1.1万吨,增加1898吨,增19.8%;黄茶2253吨,增加215吨,增10.5%。

(六)茶叶质量及其安全水平明显提高。衡量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的无公害茶园面积2462万亩,增加194万亩,增8.6%;有机茶茶园面积228万亩,增加13.8万亩,增6.4%;高产优质的无性系茶树良种面积2031万亩,增加195万亩,增10.6%,占茶园总面积的比重由上年50.7%上升到52.5%。

2.1.2 湖南茶业现状

2013年,湖南省茶园172.6万亩,开采137.5万亩,无性系占44.2%;产量14.29万吨,绿茶、黑茶分别占43.2%和35.1%;出口4.5万吨,创汇1亿美元;大小茶馆近1万家;综合产值510亿元。

茶叶企业1860家,销售额超过1.5亿的有9家。批发市场15个,鲜叶交易市场1个。茶馆1万多家,年营业额150多亿元。茶叶技推广人员200多人,省级科技特派员30人,年培训3万人次,茶叶节会10次。

2.1.3全国黑茶(边销茶)产销概况

黑茶按生产地域分,有湖南黑茶、湖北黑茶、四川黑茶、云南黑茶、广西黑茶。主要产品有茯砖、花砖、黑砖、青砖、花卷、篓装茶、普洱(熟茶)、康砖、米砖、六堡茶等。

黑茶销售渠道分为边销和非边销。边销市场主要是新疆、内蒙、青海、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非边销市场主要是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的高档黑茶市场和东南亚、欧美等国外市场。

湖南是我国黑茶的主产区,益阳又是湖南黑茶的主产区。

湖北黑茶主要由湖北省赵李桥茶厂生产,年生产能力万吨以上,主产青砖茶、米砖茶、茯砖茶等,主销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省区,还出口蒙古、中东、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四川黑茶(主要是金尖、康砖、方包茶)、云南黑茶(边销茶),两者均主销西藏。广西黑茶(六堡茶),主销两广和东南亚。

2.1.4 湖南黑茶(边销茶)产销概况

1985年湖南产销黑茶1.92万吨,1990年以来湖南黑茶年产量均在2万吨以上。2013年湖南黑茶年产量4.5万吨,占全国黑茶(边销茶)总产销量的50%左右;其中茯砖2万吨、青砖0.4万吨、黑砖0.4万吨、花砖0.2万吨、花卷茶与篓装茶1.5万吨。

湖南省有四个地(市)生产黑茶,益阳市黑茶产销量占全省的70%。2013年,益阳市拥有茶园总面积32.615万亩,全年加工毛茶5.53万吨、加工成品茶7.7万吨,预计实现茶叶综合产值突破80亿元、涉茶叶税收突破2亿元、茶叶出口创汇1081.23万美元。尤其安化是湖南黑茶主产县,2013年有茶园22万亩,茶叶产量4.05万吨,实现茶叶综合产值60亿元。其中黑毛茶产量3.25吨,黑毛茶产值87881万元。

益阳市主要黑茶企业有:湖南益阳茶厂有限公司、湖南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中茶湖南省安化茶厂、桃江浩茗茶业有限公司、湖南黑美人茶业有限公司、安化道然茶业有限公司、益阳香炉山茶厂、安化建玲茶业有限公司、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化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安化久扬茶业有限公司、安化阿香美茶业有限公司等。

益阳黑茶主要知名品牌商标有:安化黑茶、湘益、白沙溪、中茶、黑美人、道然茶业、香炉山、久扬、华莱键等。新疆牧民有“喝酒要喝伊犁特,喝茶要喝益阳特”(湘益牌特制茯砖茶)的美誉。

湖南黑茶种类主要有茯砖、花砖、黑砖、青砖、花卷等紧压茶以及天尖、贡尖、生尖等篓装茶。

茯砖茶是湖南边销茶的主导品种,占全国茯砖茶产销量的90%以上。1958年以后,国家将茯砖茶生产集中于湖南,茯砖年产量1.7万吨左右,其中湖南益阳茶厂年加工能力在1万吨以上,1996年起,湖南益阳茶厂开始采用细嫩原料创制了各类小规格的茯茶,如“湘益茯茶”、“极品茯茶”、“一品茯茶”、“高级茯茶”等,其中“湘益”高级茯茶产品投放日本市场,2013年销量已突破200吨。

湖南省白沙溪茶厂主要生产黑砖、花砖、花卷(千两茶)及天尖等篓装茶产品。目前,年生产各类黑茶产品约0.4万吨,其中黑砖约0.15万吨。

花卷茶俗称“千两茶”,因每支茶净重合老秤一千两而得名。现开发了千两、百两、五十两、十两等花卷茶新产品。安化生产花卷茶的工厂现有十余家,年生产“千两茶”约1万支。

花砖茶系由花卷茶改用机械压制成砖形而来,又因砖面四边都有花纹,故称为“花砖”。近年花砖茶产量在每年0.1万吨左右。

安化出产的天尖、贡尖和生尖“三尖”茶系采用较嫩的、色泽纯黑的上等黑毛茶原料加工成篓装黑茶产品,为湖南黑茶中的上品,年产量0.1万吨左右。近年,北京、广州、西安等地的居民表现出对“三尖”茶钟爱,产销量快速上升。

此外,湖南临湘每年生产青砖茶0.4万吨左右销往内蒙古并出口蒙古。

2.2 益阳茶产业优势

(1)区位优势

益阳市水陆交通便利。长益高速公路、石长铁路、319国道穿过境内,是省会长沙通往大西南的要道。水路经洞庭湖、内通湘、资、沅、澧四水,外达长沙各口岸。湘黔铁路起于安化县境。筹建中的洛(洛阳)湛(湛江)铁路线将在益阳设立枢纽站。

(2)自然优势

益阳市境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冬暖夏凉明显,降水丰沛。年平均气温16.1℃~16.9℃,日照1348小时~1772小时,无霜期263天~276天,降雨量1230毫米~1700毫米,适合于农作物生长。中部丘陵岗地成土母岩主要有板页岩、花岗岩、紫色岩、第四季红色粘土等,形成的土壤土层深厚肥沃,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有机质丰富,PH值在5.5~6.5之间。茶区群山连绵、山高谷深、土壤无污染、空气清新,特别是雪峰山脉、资水沿岸常年云雾缭绕,是独特的宜茶区域。

(3)品牌优势

安化黑茶名扬天下。安化黑茶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千两茶安化独有,千两茶的制作是茶叶制作史上的创举。台湾著名茶文化专家曾至贤的《方圆之缘》一书,为“世界茶王——千两茶”写了专门一章,赞美千两茶为世界茶王。安化黑茶具有分解脂肪、降低血脂、排毒通便、和胃健脾等功效,是人们延年益寿的保健饮料。

益阳绿茶品质优异。安化绿茶自元末明初开始生产。“安化松针”由安化县茶叶示范场于1959年创制,是我国特种绿茶中针形绿茶的代表,其加工技术规程已录入大学茶叶专业《茶叶加工学》教材。安化唐溪茶场的“安化银毫”、安化求喜茶业公司的“求喜银币”、安化八角茶厂的“云台春芽”、安化大美溪茶厂的“安化银峰”、安化马路茶厂的“云台香”、安化千秋茶厂的“碧螺香”、桃江县茶科所的“桃江竹叶”和“桃江银毫”、桃江县雪峰山茶场的“雪峰毛尖”、赫山区荷叶塘茶厂的“志溪春绿”、资阳区杨林坳茶场的“益阳竹峰”等均为湖南名优绿茶。全市出口珍眉茶年加工3万吨,成为湖南乃至全国眉茶的重要集散地之一。

安化红茶魅力无穷。安化红茶于1840年后开始制作,品质独特,誉满海内外,曾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作为“湖红”的代表获金质奖章,历史上红茶市场有“无安化字号不买”的说法。

(4)基地和茶叶品质资源优势

2013年,益阳市茶园已有32万亩。安化、桃江、赫山、资阳有家家户户种茶、制茶的传统习惯。安化是全国最大的黑茶生产县,并连续四年跻身全国十大产茶大县。湖南益阳茶厂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茯砖茶生产企业。

在大学茶叶教科书里,用县名命名的茶树品种就只有一个,“安化群体品种”。在国家评定的21个优良茶叶品种里,就有安化云台山茶叶。全国著名的8个大叶茶品种中,也有云台山大叶种。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选育推广的槠叶齐、湘波绿、白毫早和安化县选育的安茗早等优良茶树品种,都是从安化群体茶品种中通过单株选育而成。

(5)市场优势

黑茶前景广阔。目前,全世界以牛羊肉为主食的国家和地区,对黑茶的需求逐步扩大,国内随着食物结构的变化,已形成一个庞大的黑茶消费群体。

益阳茶业市场是益阳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的农业专业市场重点建设项目,是振兴地方特色经济的战略举措。

(6)政策优势

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推动,益阳将在坚持市场导向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导、统筹服务的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发展责任。2007年以来,益阳市相继成立了市茶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市茶叶局,重点负责茶叶行业管理、生产、加工和流通工作,由国家技术监督管理局批准成立的中国黑茶质量检测中心也将落户益阳;二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三是政策支持,强化部门服务。

(7)科技优势

益阳市农业技术力量雄厚,现有500多名茶叶专业技术人才,为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奠定了基础。

黑茶初、精制加工技术大部分为安化独创,并在全国领先,其中千两茶制作技艺世界独有。益阳茶厂茯砖茶生产技术是国家二级机密。

(8)文化优势

益阳茶叶生产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唐代杨烨(公元856年)《膳夫经手录》有安化“渠江薄片”之记载。明洪武24年(1391年)安化芽茶被朝廷定为贡茶。明万历23年(1505年),皇帝御定安化黑茶为官茶,并实施以茶治边策略,黑茶继而成为西北少数民族同胞的必需品。世界第一支千两茶、中国第一片黑砖茶、第一块机制茯砖茶都诞生在益阳安化。

万里茶路源起安化。晋商与安化茶人在明末清初就开辟了“万里茶路”,以安化为起点,向北至中俄边境的恰克图,是一条连接中欧、可与“丝绸之路”媲美的国际商贸大道。

安化清代盛期有茶行200多家,目前安化保存有众多的茶文化遗迹,如安化茶马古道、黄沙坪茶市等。

益阳涉茶传说多,民国以前的茶诗、茶词、茶联、茶歌,质量高,数量多,历史名人陶澍、左宗棠、毛泽东、冯绍裘、黄本鸿、彭先泽等均与安化茶接下了不解之缘,这些都是益阳茶文化的宝贵遗产。

2.3 存在的问题

(1)茶园基地建设滞后,优质原料供应不足

资源压力难以缓解,农村人多地少,适产有机茶的优质耕地资源不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益阳市每年需要3万吨黑毛茶原料,市内仅能供应1/3。良种普及率仅12%,群体品种茶园比例较高,树龄老化,树势衰退,产量下降。

(2)传统生产模式制约,生产加工条件落后

初制场所部分是小作坊,设备简陋,尚不具备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必备条件。

黑茶加工条件落后。由于黑茶加工工艺独特、复杂,国内没有专业生产黑茶机械的厂家,大部分设备为黑茶厂自提要求,委托当地五金厂制造,加工精度不高,科技含量较低,自动化程度较差。

(3)产品研发创新不够,产品品种结构单一

黑茶以边销茶为主,新的消费市场对高档黑茶需求激增,产品满足不了市场要求。传统边销茶利润较低,加工企业负担较重,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具体原因:一是政策落实不到位;二是欠债较多;三是商业贷款利率高;四是税负较重,西北免税,内地交税;五是价格市场化不够,部分群众只认国家定价;六是产能过剩,部分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七是设备陈旧,厂房简陋,无钱技改;八是对边销茶的科研攻关不足。

红、绿茶产品单一,名牌产品产品少。

(4)茶叶产业体制不顺,产业发展后劲乏力

茶产业投入不够,茶叶初级产品生产规模小,茶农组织化程度低,茶叶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显现;茶叶种植业投入缺乏稳定增长的机制,种茶增效、茶农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茶叶科技成果应用水平不高,茶叶专业技术人才不足,茶叶生产资金供求矛盾突出,制约茶产业竞争力的提高,阻碍茶产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茶叶销售是茶叶产业链的瓶颈,销售终端网点偏少,营销人才不足,营销手段落后,宣传力度不大。

3 规划指导思想、依据与原则

3.1 指导思想

坚持“科技领先、文化引路、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龙头带动、精品拓市”的指导方针,重点建设生态茶基地与现代化茶厂、拓展市场、打造“安化黑茶品牌、弘扬益阳茶文化,实现益阳茶业五大转变:从以产定销向以销促产转变,从数量产值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低档茶向优质品牌茶转变,从手工作坊式制茶向机械化规模制茶转变,从分散生产经营向茶叶产业化转变,到2020年,力争把茶叶产业打造成为富民强市的大产业,把益阳建成中国黑茶中心。

3.2 规划依据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关于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湘发[2013]6号)

《关于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强县的意见》(湘发[2013]1号)

《关于全面推进茶叶产业提质升级的意见》(湘政发[2013]26号)

《湖南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湘政办发[2014]6号)

《关于实施两个“百千万”工程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意见》(湘政发[2014]5号)

《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益阳市茶叶产业十年发展规划》(2007-2016)》

《安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安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安化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

《湖南省安化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

安化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意见》(安发[2007]1号)及其《实施细则》(安政发[2008]113号)。

桃江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桃发[2013]18号)及《2013-2018桃江茶叶产业发展规划》。

3.3 规划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的原则;

(2)坚持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

(4)坚持确保食品安全与质量第一的原则;

(5)坚持茶产业可循环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4 发展目标

4.1规划年限

2014年~2020年

4.2 发展目标

全市规划到2020年建成1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建成65万亩生态茶园基地(其中:新建茶园33万亩;改造茶园20万亩),年产茶叶15万吨,实现茶叶综合产值15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60亿元,第二产业120亿元,第三产业120亿元),实现年利税90亿元以上,带动移民库区、山区35万个农户脱贫发家致富,解决10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

4.2.1 生产基地建设目标

(1)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目标

从2014年起到2020年末,全市新建良种繁育基地1万亩,其中安化县0.6万亩、桃江县0.25万亩、赫山区0.1万亩、资阳区0.05万亩。

(2)生态茶园基地建设目标

从2014年起到2020年末,全市新扩良种茶园33万亩,累计改造老茶园20万亩,全市共建成生态有机丰产茶园65万亩。

4.2.2 茶叶加工目标

提升科技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实现茶叶加工清洁化、自动化,实现茶叶产品标准化、品质化。

全市年加工各类茶10万吨(200万担),重点建好现代化茶叶初制厂100家。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扶持精制茶厂10~12家,其中安化产茶区建立千两茶重点生产厂家2~3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加工规模较大的高档黑茶生产企业2~3家,红、绿茶生产企业3~5家。

2015年,所有加工企业(初、精制企业)必须获得茶叶生产许可证(QS认证)。到2020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全部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鼓励出口企业同时通过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HACCP认证)。茶叶产品通过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认证, 2015年达60%以上, 2020年为90%以上。

4.2.3 市场体系建设目标

益阳全市统一打造“安化黑茶”品牌,力争把“安化黑茶”打造成为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

在市外建立10000个益阳品牌茶叶店(含加盟店、商场中的茶叶专柜),建成全国性的市场网络,扩大益阳茶叶特别是安化黑茶的品牌效应。

重点建设益阳茶业市场,使之成为中国茶叶贸易中心之一。发展与全国30多家大型茶叶批发市场和全国各省主要营销企业的业务关系。

4.2.4 茶文化旅游建设目标

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建设,推出“观五百里茶带、走茶马古道、品安化黑茶”为主题的茶文化旅游品牌,将益阳茶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以观光茶园为基础,以茶区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茶叶市场、茶馆、宾馆为依托,以茶文化和民风民俗为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涵盖观光、求知、体验、习艺、娱乐、购茶、品茶、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

整合拓展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精品茶文化旅游品牌——中国黑茶之乡和精品茶文化旅游路线(益阳-桃江-安化),开展茶文化旅游,让文化与旅游、经济与社会、历史与现代、城市与农村互相融合、互动发展。

全市新建和改建茶文化旅游示范点(安化黑茶博物馆、观光茶厂、茶叶展销点、茶艺馆、茶叶市场)100个,新辟和改建茶文化主题公园和观光茶园1万亩。

5 建设重点

5.1生态茶基地

5.1.1 良种繁育基地

良种茶苗繁育基地选址要求:有良种插穗、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灌溉条件好,当地老百姓有繁育技术与积极性。规划2014年~2020年建设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10000亩,其中:母本园6500亩,苗圃3500亩。

规划发展4个良种核心基地:1、安化县建成良种繁育基地6000亩,其中:母本园3900亩、苗圃2100亩;2、桃江县建立良种繁育基地2500亩,其中:母本园1650亩、苗圃850亩;3、赫山区建立良种繁育基地1000亩,其中:母本园625亩、苗圃375亩;4、资阳区建立良种繁育基地500亩,其中:母本园325亩、苗圃175亩。品种可选择云台山大叶、槠叶齐、碧香早、湘波绿等,重点发展叶大节间短、产量高、品质优、茶多酚含量高的品种。

5.1.2新建生态茶园基地

到2020年止,累计新建茶园33万亩。重点建设中高海拔茶叶生产专业镇(500米上下或大中型水库周围),早、中、晚生品种合理搭配,使良种茶园面积提高到64.8%。以安化县为主,在雪峰山脉、柘溪水库区周边、资水两岸,规划32个镇(乡)各建立5000亩以上的丰产示范基地,其中安化县22个镇(乡):清塘铺镇、梅城镇、乐安镇、仙溪镇、长塘镇、大福镇、羊角塘镇、冷市镇、龙塘乡、小淹镇、滔溪镇、江南镇、田庄乡、东坪镇、柘溪镇、马路镇、奎溪镇、烟溪镇、平口镇、渠江镇、南金乡、古楼乡;桃江县6个镇(乡):桃花江镇、石牛江镇、浮丘山乡、鸬鹚渡镇、大栗港镇、马迹塘镇;赫山区3个镇(乡):新市渡镇、泥江口镇、沧水铺镇;资阳区1个镇:新桥河镇;打造茶生产与茶文化旅游融为一体的14个中高海拔产茶重点镇(乡),其中安化县6个镇(乡):东坪镇、梅城镇、江南镇、冷市镇、马路镇、柘溪镇,桃江县5个镇(乡):桃花江镇、鸬鹚渡镇、大栗港镇、马迹塘镇、武潭镇,赫山区2个镇(乡):泥江口镇、新市渡镇,资阳区1个镇:新桥河镇。每个乡镇茶园面积2万亩以上,年产茶5000吨以上。大力发展集中连片5亩以上的专业户、50亩以上的专业组和500亩以上的专业村。茶叶加工企业建立“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标准化生产”的产业发展模式,建设茶叶原料基地,市级以上(含市级)的龙头企业,必须建立10000亩以上的加工原料基地。

新扩茶园必须坚持高标准,即按生态茶的要求,实行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达到“五化”要求:园地开垦标准化、茶树品种良种化、茶园培管规范化、茶园作业机械化(机械作业达80%)、茶区环境生态化,确保茶园优质、高产、低耗、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5.1.3 低产茶园改造

我市部分茶园部分产量低,必须改造,要综合运用改造园地、改造树冠和改善管理三项技术,对树势衰败的茶园改植换种。累计改造低产茶园30万亩,平均每年改造老茶园4万亩。

5.2 茶厂与生产线

5.2.1加工企业

——建立全国一流的现代化茶叶精制厂。厂房建设要以人为本,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并充分体现高标准和现代化气势,研制和引进先进加工生产设备,实现茶叶加工清洁化、标准化、自动化。

——搞好初制茶厂的技术改造,扩大加工能力,保证产品卫生和质量。

——整合现有资源,对现有茶叶企业进行整合和股份制改造,淘汰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小作坊。

——集中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如湖南益阳茶厂有限公司、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中茶湖南安化茶厂、湖南黑美人茶业有限公司、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化建玲茶业、安化道然茶业、阿香美果茶业、湖南久扬茶业有限公司、安化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湖南益阳香炉山茶业、桃江县浩茗茶业有限公司等。

——从茶园基地建设、加工、项目、投资上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商进驻益阳办厂建基地,参与益阳茶产业建设。

5.2.2产品开发

——开发有特色的地方名优茶,扩大安化松针等名优茶的商品量。

——制定安化黑茶新产品的质量标准,提高原料品质,规范初制工艺。

——加快中、高档黑、红、绿茶的研制开发,以新型、优质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解决安化黑茶特别是“千两茶”饮用不方便的问题。

——做好深加工产品的研制,如超微茶粉、茶食品、茶饮料等。

5.3 市场拓展

——巩固和稳定益阳茶叶的国内外市场。狠抓优质名优品牌茶的市场开拓,确保黑茶边销茶生产的稳定销售,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边销茶生产任务。

——做大做强益阳茶业大市场。做好功能区分隔,完善市场配套体系,加大市场宣传力度,增强市场辐射能力。

——品牌市场网络建设。积极在国内外建设益阳茶叶营销网点发展一批规模较大、标准较高的宣传益阳茶文化的茶楼茶馆。

——大力支持茶叶出口。积极发展品牌茶出口,努力开拓欧美、亚非等国际茶叶市场。

——电子商务。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快、反馈迅速的有利条件,利用先进的电子商务载体,开办企业和茶业协会网站,扩大产品宣传,开展网上销售,拓宽市场体系,提高产品销售覆盖面。

5.4 品牌建设

5.4.1品牌战略

——实施品牌塑造战略。整合品牌资源,全市黑茶统一使用“安化黑茶”公共品牌,整体宣传。红、绿茶以企业品牌和县级公共品牌(如“安化茶”)为主,支持相关企业将其做大做强。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严格执行“安化黑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管理办法和14个湖南省颁布的地方标准。把“安化千两茶”、“竹筒黑茶”、“湘益茯砖茶”等一批传统茶叶制作技术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及时作好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类专利的申报。

——增强茶叶生产、加工、销售、质量检验、科研和管理人员的质量和品牌意识,并严格按有关规定贯彻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中,积极维护品牌形象。

5.4.2品牌推广

——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益阳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湖南(益阳)黑茶文化节暨安化黑茶博览会,每两年一届。以此为契机,做好安化黑茶与益阳红、绿茶的推介。

——利用益阳茶业市场为平台,积极开拓省内外市场。

——积极参加有重点影响力的国内外茶叶博览会,扩大茶叶品牌影响,增强市场占有率。

——利用央视等重要媒体,做好公共品牌的广告宣传。

——合理制定边销茶行业指导价格,提高和稳定边销茶产品质量,保证边疆正常供应,保证广大消费者饮用安全。

——适当提高内销产品销售价格,规范销售市场,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氛围,维护本行业企业、经销商的利益。

5.4.3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简化质量标准:科学可测(如水浸出物含量、含梗量、灰分),简单、通俗易懂、可操作,全国茶叶标准化委员会认为,茶叶品种太多,标准的可操作性太差,是工业化的障碍。要制定安化黑茶地方标准。

——确定黑毛茶实物标准样:组织制作六级十二等外加两个特级的黑毛茶收购标准样小样,由安化县及相关企业负责。

——把好质量监督检验关:生产抽查与市场抽查相结合,要实行“黑名单制度”,把假冒伪劣产品和不正当竞争企业打入黑名单。

——成立益阳市茶叶质量监督委员会,由市农业局、市茶叶局、市茶业协会牵头,环保、工商、质量监督、卫生等部门参与,集中行使对全市茶叶质量与品牌的管理。

——制定茶叶生产技术规程。主要有鲜叶采摘分等定级质量标准、种植技术规程、加工技术规程、储运操作规程, 2016年前将已有的湖南省颁布14个地方标准完成申报国家标准并颁布实施。

——由点到面逐步推行ISO9000: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国家系列标准GB/T20014《良好农业规范》(CHINAGAP)。

——推广绿色食品或有机茶生产技术。

——建立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添置必要的检测设备,配备技术人才。企业和茶叶市场均要建立质量检测室。

——定期对茶叶生产加工产品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存在质量问题的企业限期进行整改。同时,加强对市场上茶叶产品的抽检,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处理,保证茶叶食品质量安全。

5.5 益阳茶文化

——建设观光茶园。观光茶园是供旅游者参观游览、休闲度假的茶园,应有景可观,有茶可品,有茶可购。观光茶园建设,既考虑茶叶生产的要求,又考虑观光休闲度假的要求;既符合茶树栽培管理要求,又符合园林美学要求。

——建设观光茶厂。茶厂加工机械先进、手工制茶技术规范,游客自制有茶叶技师指导。旅游者及中小学生在参观、实践中增长见识,增加兴趣。

——建设品茶场所。选依山傍水、清静优雅之处,兴建茶文化休闲村,内设品茗室、展销室。新建和改造一批规范的茶艺馆,重点打造茶艺服务品牌。

——建设旅游区基础设施。治理污染,搞好环境卫生和道路建设。在市、县客运站设立到茶马古道、益阳茶叶市场等旅游景点的汽车专线,引导长沙至张家界的游客到益阳茶叶大市场观光旅游购物。

——推出茶文化旅游纪念品。茶文化旅游购物以益阳黑茶为主,还有绿茶、特种茶、茶叶食品等。

——建立中国黑茶博物馆。集展览、培训、研究、品茗、集会于一体,定期举办茶文化讲座、茶文化学术交流、评茶会和斗茶会。

——建立茶艺师培训中心。茶艺培训的师资与场地满足《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要求,有标准教室及品茗室,采光及通风条件良好。前期与省有关培训机构联办,后期自办。

——开发十大茶文化旅游景点:益阳茶业大市场、益阳市茶文化主题公园、观光茶厂(益阳茶厂新厂区、黑美人茶业、白沙溪茶厂与建玲茶业现代化紧压茶生产加工基地等)、花果山与洪山竹海生态茶馆区、羞山美女茶生态度假区、罗溪瀑布万亩连线生态茶园观光旅游区、江南高城茶马古道与千两茶观光旅游区、黄沙坪茶文化休闲旅游区、柘溪库区凤凰茶岛观光旅游区、云台山茶香农家休闲旅游区。

——创作一批以益阳茶叶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包括影视作品、小说、散文、诗、词、歌、联、赋、散文、舞蹈、绘画、雕塑等,撰写一批益阳茶文化专著。

——创作与规范益阳系列茶艺:茯茶表演型茶艺、千两茶表演型茶艺、益阳黑茶待客型茶艺与营销型茶艺。

——加大茶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宣传益阳茶文化,在长常高速公路两侧、益阳至安化公路两侧、火车站、客运站设立中英文对照的茶文化旅游标示牌或广告牌。

6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6.1投资估算

6.1.1估算依据

(1)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2)项目所需的配套设备,按其生产厂家报价资料进行估算;

(3)项目建筑工程费按现行建筑造价扩大指标进行估算;

(4)工程安装费系按各单项工程安装费率进行计算。

6.1.2投资估算

6.1.2.1总投资估算

本规划总投资36亿元(见表6-1)。其中:

(1)茶园建设:10亿元;

(2)厂房与加工设备:6亿元;

(3)市场体系建设:10亿元;

(4)茶文化旅游:2亿元;

(5)现代茶业工业园(单列):5亿元;

(6)良种繁育基地:0.5亿元

(7)科研(机械研制等):1亿元;

(8)品牌建设:1.5亿元。

6.1.2.2现代茶业工业园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共需投资5亿元(见表6-2)。其中:

(1)土地(预计)2000亩:1亿元;

(2)现代化加工厂:3亿元;

(3)中心广场:0.2亿元

(4)道路、绿化等其它配套设施:0.8亿元。

表6-1:总投资估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金额

(亿元)

占总投资比例

1

茶园建设

10

27.8%

2

厂房与加工设备

6

16.7%

3

市场体系建设

10

27.8%

4

茶文化旅游

2.5

6.9%

5

现代茶业工业园

5

13.9%

6

良种繁育基地

0.5

1.4%

7

科研(机械研制等)

1

2.8%

8

品牌建设

1

2.8%

9

合计

36

100.0%

表6-2:现代茶业工业园项目投资估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数量

金额

(亿元)

占总投资比例

1

土地(预计)

2000亩

1

20%

2

现代化加工厂

3

60%

3

中心广场

1个

0.2

4%

4

道路、绿化等其它配套设施

0.8

16%

5

合计

5

100%

6.2 资金来源与筹措

即政府投资;企业、群众自筹;银行贷款;招商引资。

经计算,规划所需资金36亿元,资金来源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其中:争取国家财政资金3.6亿元;市级财政资金8.4亿元;企业、群众自筹6亿元;银行贷款6亿元;招商引资12亿元(见表6-3)。

表6-3:资金来源表

序号

资金来源

金额

(亿元)

占总投资比例

1

国家财政

3.6

10.0%

2

市级财政

8.4

23.3%

3

企业、群众自筹

6

16.7%

4

银行贷款

6

16.7%

5

招商引资

12

33.3%

6

合计

36

100.0%

7 效益分析

7.1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市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重要途径,能带动35万个农户脱贫致富,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全市茶业整体水平,对富民强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能确保优质边销茶的稳定供应,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边疆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有利于促进益阳的旅游业、交通业、饮食业和大农业的全面发展,解决100万余人的劳动就业。

——茶产业的发展能为社会生产出更多的有机和无公害优质食品,有利于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7.2  经济效益分析

7.2.1 收入估算

到2020年实现茶产业年总产值150亿元(见表7-1),其中:

(1)茶苗年收入2.1亿元;

(2)茶农年种植收入:81.9亿元;

(3)初、精制茶叶加工经营收入:96亿元;

(4)茶叶产品销售收入:60亿元;

(5)茶文化旅游收入:36亿元;

(6)茶馆经营收入:12亿元;

(7)其他相关产业收入:12亿元。

表7-1:收入估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金额

(亿元)

占总收入比例

1

茶苗收入

1.05

0.7%

2

茶农年种植收入

40.95

27.3%

3

初、精制茶叶加工经营收入

48

32.0%

4

茶叶产品销售收入

30

20.0%

5

茶文化旅游收入

18

12.0%

6

茶馆经营收入

6

4.0%

7

其他相关产业收入

6

4.0%

8

合计

150

100.0%

7.2.2 生产经营成本估算

生产经营成本估算为100亿元,见表7-2。

表7-2:生产经营成本估算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金额

(亿元)

占总成本比例

1

生态茶园经营与管理

31.5

30.0%

2

茶叶生产经营

36.75

35.0%

3

茶文化旅游

10.5

10.0%

4

科研(机械研制等)

0.21

0.2%

5

人才培训

0.315

0.3%

6

市场体系建设与宣传

21

20.0%

7

其他

4.725

4.5%

8

合计

105

100.0%

7.2.3利税估算

利税,按茶叶综合年利税估算为45亿元。

7.3  生态效益分析

项目中的基地建设按有机茶园和无公害茶园标准进行,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可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化学农药等对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的污染,有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8 发展主要措施

8.1 技术措施

——建立益阳茶叶产业发展的科技发展基金,每年投入200万元。

——益阳市茶叶局负责全市茶叶产业各项技术措施的研究、制定和落实。

——建立黑茶技术工程中心。以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和湖南农大为依托,以益阳黑茶企业科技人员为主体,建立湖南省益阳黑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待条件成熟后,再申请建立国家级黑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黑茶产业链中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

一是黑茶保健机理研究,为宣传湖南黑茶的功效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黑茶产业链中的关健内容研究,以提高黑茶品质和生产效率。第一、陈化原理与保质期、保存期的确定;第二、发花原理与技术;第三、品种的适制性及适制新品种的选育;第四、加工工艺标准化,分别制定茯茶、花卷、黑砖、千两茶、三尖的初、精制工艺标准;第五,改善黑茶品质研究,减少氟含量,降低苦涩味,消除酵母味,缩短醇化期;第六、黑茶加工线改进与专用加工设备的研制,特别是筛分、压制、发花、烘干的自动控制;第七、黑茶包装改进;第八、新产品研制,如保健黑茶、异形黑茶、袋泡黑茶、速溶黑茶;第九、烘干节能技术;第十、黑茶品饮技术。

三是黑茶文化的发掘与创新,壮大黑茶消费群体。

——聘请专家为技术顾问。帮助企业制订和落实茶叶产业化开发各个环节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项目的研究和开发,积极开展技术交流与技术培训,对影响茶叶生产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联合攻关,提高茶叶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实现科教兴茶。

——加强技术培训。全市每年举办一次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培训班,学员为各企业生产第一线的生产副厂(场)长、车间主任、班(组)长和技术人员等。各企业对全体员工,特别是茶园、茶厂的生产工人,要结合生产情况每年开展1~2次技术培训活动,以提高茶人科技素质,确保茶树栽培的技术规范和茶叶加工工艺标准的贯彻执行,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和新成果,并借鉴和推广新经验,不断提高茶园培管水平和茶叶加工质量。

8.2 组织领导

——成立茶叶领导小组。

——益阳市茶叶局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

——各级茶业协会负责组织各乡镇和相关茶叶企业对本规划建设项目的实施。

——根据具体情况,层层建立益阳茶叶产业开发目标管理责任制。

——茶园建设借鉴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经验,采用“茶园建设技术质量监理制度”,请市外的第三方进行项目监理。

——具体的实施项目,采用“投资效益终身责任审计制”,谁拍板投资,谁承担责任,减少投资项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8.3 政策措施

——种苗繁育补贴,每亩2000元

——新扩良种茶园补贴,每亩1000元。

——茶机补贴20%,直补到户。

——在市外开一定规模的益阳茶叶专卖店,每个补助3万元。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农业产业化引导资金、移民资金、退耕还林、以工代赈、县域经济建设资金、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捆绑用于茶叶产业开发。

——加大信贷融资力度。银信部门特别是县级信用联社,要加大对乡镇小额贷款力度,分乡镇确定贷款规模,贷款风险主要由各茶业企业根据需要承担。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发展茶叶产业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各地客商来我市建立茶叶生产基地、兴办茶叶加工企业、投资建设茶业市场、入股组建茶业集团。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鼓励支持农民以转包、出租、入股等形式流转承包土地,确保基地生产和规模经营。

——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自筹资金投资茶园基地建设。

——优化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用政策和法律保护茶叶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对茶叶产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生产、加工、流通大户和科技示范、招商引资、产品开发的有功之臣,每年评选,给予奖励。

8.4 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引进人才、整合本地人才资源和人才培训。要面向省内外,广纳良才,并整合本地优秀人才资源,建立专家库和人才储备资源。企业内部要实行聘任制,建立人才管理和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每年要投入一定资金,用于人才的引进、培训和培养。

——科技队伍建设。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将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等作为益阳茶业的科研后盾,开展茶叶关键技术攻关,结合阳光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营销队伍建设。以现有企业人才为基础,适当引进高端人才,利用全国合作伙伴的人才资源,建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营销人才队伍。

——宣传队伍建设。要以益阳的各级党政机关为主,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大力宣传安化黑茶、益阳品牌红绿茶和益阳茶文化。

——经营管理队伍建设。建设整合益阳市内各大茶叶企业,吸引企业投资入股,形成一个强大的黑茶产业,并聘请高水平的职业经理人,组建强大的经营管理队伍。

——导游队伍建设。由市茶叶局和市旅游局牵头负责,每年对全市各县市区、各个风景区的旅游接待人员进行严格、系统、规范的培训,努力提高导游水平,提高接待、吃、住、行、玩、游、购各环节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培训内容包括:中国茶文化基础、益阳黑茶文化、导游基础知识、各景点导游词。

——茶艺师队伍建设。茶艺师指在茶艺馆、茶室、宾馆等场所专职从事茶饮艺术服务的人员。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专职从事茶饮艺术服务的人员100%持国家颁发的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上岗,从事表演型茶艺的主泡茶艺师应达到技师以上水平。

8.5 环保措施

8.5.1标准及要求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4)《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6)《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7)国家及地方有关的其他环境保护要求。

8.5.2环保措施

——开辟茶园要保护原有森林资源,并营建防护林,形成“一片茶园一片森林”的生态景观。

——茶园管理全面推广茶树病虫害农业综合防治措施,少用化学农药,有机茶园禁用化学农药;推广绿色防控,种植绿肥,广辟有机肥源,推广茶园铺草技术,减少化肥使用。

——加工项目设立要有环评报告,加工过程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附表一:

益阳市茶园布局规划表

单位:万亩

序号

建设地点

现状面积

规 划 面 积

合 计

低 改

新 扩

1

全市合计

32

20

33

65

2

安化县

20

12

20

40

3

桃江县

6.5

5

9

15.5

4

赫山区

3.5

2

3

6.5

5

资阳区

2

1

1

3

附表二:

益阳市良种繁育基地规划表

单位:亩

建 设 地 点

规 划 面 积

母 本 园

苗 圃

合  计

6500

3500

安化县

3900

2100

桃江县

1650

850

赫山区

625

375

资阳区

325

17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