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18-03-16 14:57 作者: 来源:益阳市农业委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2018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和全省现代农业改革试验工作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力争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5%。

(一)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深入实施现代农业“131千亿级产业”工程,按照“一县一特”的发展思路,优化调整农业结构,着力打造两百亿级以上茶产业、两百亿级以上粮食产业、两百亿级以上水产业、百亿级以上蔬菜产业、百亿级以上休闲食品产业,加快建设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一是大力发展安化黑茶特色产业。全年新扩茶园2.5万亩,茶园总总面积达到49万亩。力争全市成品茶产量达到15万吨,其中黑茶产量12.5万吨,茶叶综合产值突破250亿元。继续推进益阳市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和茶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创建工作,力争安化、桃江两县通过国家级验收。精心办好第六届中蒙俄万里茶道市长峰会暨第四届安化黑茶文化节。二是突出发展优质水产业。大力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模式,新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个。加快精养池塘改造升级,加快发展大闸蟹、小龙虾、龟鳖等名特水产发展,全年水产品总产量稳定在45万吨以上。三是突出发展优质粮食产业。坚持“优结构、提品质、增效益”,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切实提高粮食产能水平。大力推广高档优质稻、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和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品质和效益。南县、大通湖等区县低洼稻田主要发展60万亩稻虾生态种养,沅江、资阳和赫山主要发展150万亩优质双季稻,桃江、安化主要发展100万亩稻油连作。四是突出发展优质蔬菜产业。加强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加大特色蔬菜规模发展,重点打造城镇蔬菜供应专业生产基地10万亩,全年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187万亩和450万吨以上。充分利用45万亩洞庭湖洲的优质芦苇资源发展芦笋产业,打造“洞庭虫草”品牌。力争全年鲜芦笋产量达16万吨,芦笋产业总产值达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18%。五是加快发展特色食品加工业。突出加快以益阳老字号、休闲食品为重点的特色食品产业发展,重点扶持安化黑茶产业园、赫山兰溪粮食产业园、南县小龙虾加工产业园、资阳休闲食品产业园等园区建设。

(二)加快推进三次产业融合。一是着力培育龙头企业。依据县域农产品生产优势与特色,支持粮食、蔬菜、水产、茶叶等农产品加工行业开展强强联合、品牌资源共享,抱团闯市场。积极培育领军企业,支持克明面业、华莱生物、顺祥水产、世林食品、口味王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开展行业整合和上市融资。力争全年新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0家。二是加强“三园”建设。按照设施健全、产业集聚、经营集约、科技领先的要求,扎实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建设。各区县(市)依托资源禀赋、主体带动,每年创建2个以上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和科技园,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精深加工、产品营销等创业园。三是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村信息进村入户,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新培育涉农电商企业、电商个体工商户等5000家以上。加快推进“益村”平台建设,办好第二届生态农业智慧乡村互联网大会,以高新区清溪村为核心打造1个互联网小镇。四是加快推进休闲农业发展。以创建“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为契机,积极发展休闲度假、休闲渔业、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产业,重点支持赫山区农业嘉年华等田园综合体建设。力争每个区县(市)打造1个具有县域特色的田园综合体,新培育10家星级休闲农业主体。

(三)着力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一是大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加大安化县、赫山区、沅江市、桃江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力度。加快建立质量安全追溯和信用体系,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大宗农产品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二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深入推进稻、菜、茶标准化生产和水产健康养殖。切实抓好指导服务与工作督促,通过扶持奖补,积极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全年新增“三品”认证农产品100个,认证农产品产量占全市农产品总产量的15%以上。三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把品牌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实施品牌孵化工程,培育一批新品牌;实施品牌提升工程,做强一批老品牌;实施品牌创新工程,弘扬一批老字号品牌;实施品牌整合工程,打造一批旗舰品牌;实施品牌信息工程,培育一批电商品牌,通过品牌建设“五大工程”壮大农产品品牌体系,增强品牌效益。力争每个区县(市)在粮食、茶叶、水产、蔬菜等产业方面培育1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创建1个区域公用品牌。重点培育和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打造企业品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产品品牌。

(四)大力推进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一是抓好畜禽养殖粪污治理。严格畜禽养殖准入,坚决执行畜禽养殖分区管理制度,抓好禁养区退养,加强禁养区已退养的后续监管,加强限养区、适养区畜禽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11月底前全面完成限养区、适养区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升级改造任务,实现对畜禽养殖粪污的有效控制。加快全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年底前建成覆盖全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二是抓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全市水库湖泊严禁投饵施肥养殖,实行人放天养,实现生态养殖。加大对现有28.5万亩精养池塘的标准化改造升级力度,提高水质和水产品质量。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护,保护好渔业资源。三是抓好河湖围网监管。巩固矮围网围整治工作成果,加强监管,防止“两围”反弹。四是抓好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和绿色防控,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确保全市化肥、农药施用量分别较上年递减2%和4%以上。五是抓好农村清洁工程。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建设好农村保洁员队伍,完成村庄垃圾收集点建设任务,实现收集设施全覆盖;完善户到村、村到镇、镇到县的垃圾转运体系,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加大奖罚力度,按季度对区县(市)进行综合排名,对排名第一、第二的分别奖10万元、5万元,对排名倒数第一、第二的分别罚10万元、5万元。六是抓好农田废弃物管理。大力开展农作物秸秆还田和秸秆肥料化、能源化利用,控制农膜、农业投入品包装等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全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当季农膜回收率达到70%以上,均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五)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是加大办点示范力度。由市、县两级主要领导牵头,沿“一江三路”和风景旅游区布点,打造20个左右有历史记忆、地域风貌、文化魅力、产业优势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年创建5个以上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二是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片。依托赫山区泉交河镇菱角岔村、沅江市三眼塘镇三眼塘村、南县乌嘴乡罗文村、资阳区长春镇紫薇村等已授牌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为核心,积极挖掘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集中连片打造一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片,提升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品质内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