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销售先行
——湖南德中福商贸有限公司老总李志伟谈他的扶贫感受
发布时间:2018-11-02 09:33 作者:刘建华 来源:沅江市农业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湖南德中福商贸有限公司座落在湖南省沅江市经济开发区实竹社区辣妹子工业园内,主营沅江湖鲜特色的土特产,法人代表李志伟。金秋十月,慕名来到他的公司参观。李总今年43岁,土生土长的沅江人,当过村干部,很健谈,也很有思想。下面就是他结合自己的实践向我们侃侃道来的产业扶贫感受:

“现今全国上下都在花大力气扶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扶贫,给钱给物都只能是救急解渴,产业扶贫才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产业扶贫是一种内生发展机制,能够促进贫困户与贫困区域协同发展,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做好产业扶贫,选好产业,才能开流活源。

没有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的脱贫,也难以持续。产业才是老百姓增收的稳来源、致富的硬保障。在我们纷纷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色优势大搞产业扶贫时,我们一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确定销售渠道,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规模,才能帮助贫困户真正脱贫。否则,产品出来了,却价格低迷,不但不能帮助贫困户脱贫,反而会让贫困户“雪上加霜”。

在农产品销售方面,我是吃过教训的:

2017年6月,我当选为九只树村村干部。该村靠近沅江市区,交通便利,为了带动农民致富,我们村委会从村民手上流转了200亩土地,准备发包给他人大规模发展果蔬生产,但无人敢来承包。土地不能闲置,我硬着头皮承包了下来,种植辣椒、豆角这两种蔬菜。

当年基地的规划、用工问题,生产技术些难题我们都一一解决了,不但蔬菜的产量上来了,品质也跟了上来。然而销售环节却很辛苦,我们当时单纯地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我们的蔬菜有品质,又有数量,不怕大公司不来收购。结果,豆角、辣椒陆续成熟上市,却找不到固定的收购公司,价钱提不上来。蔬菜放冻库保鲜,成本又太大,况且以后市场行情又会怎样,我们也没办法,只好打游击,将豆角、辣椒拖到农贸市场、批发市场销售。但是销售量还是不大,并且还非常辛苦。

当年卖菜的艰辛、利润又低下的惨痛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销售的重要。农业生产投入大,生产期长,市场风险大,有些农户盲目跟风生产,到时农产品出来了,无人问津,不是低价销售赚热闹就只能任其烂在地里。前几年沅江有好多地里的冬瓜就直接烂在了土里。今年6月份,湖北枣阳近6万斤桃子滞销,桃农只好忍痛将桃子倒入渔塘喂鱼。

农产品滞销问题在我国可以说是比较常见事情,经常有网络媒体报道,农产品滞销,最终吃亏的是广大的种植户,广大的农民。农产品滞销的根本性原因,就是许多农户在选择种植农产品时,没有获得精准的市场需求信息,没有一定销售渠道,就无规划、无目的种植,最后导致产量过剩,农产品滞销。

带动一村群众进行产业扶贫,不若带领一帮人马销售农产品,帮助更多的农民致富,帮助更多的贫困户从产业中脱贫。如何更好地销售农产品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看好土特产品,土特产品成了他乡人对家乡的一种回忆,对小时候的一种回忆。

于是今年我们与辣妹子食品有限公司签了销售订单,结合市场销售、平台销售,我们的蔬菜,我们的农产品销售才无后顾之忧。

从2018年起我开始成立湖南德中福商贸有限公司,推行农产品电子商务,专门从事土特产店,经营各地的特色农副产品。让大家不管身在何处,不管何时,都可以吃到家乡的味道。

我们的德中福商贸有限公司土特产店,都是本土生产的农产品。味道土,土得原生态,不添加防腐剂、化学添加剂等,但是包装不老土,新颖时尚。不仅让顾客吃得可口,而且送礼拿得出手。

我们现在的店面每天的营业额平均一万/天左右,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有2861个城市,如果在每个城市都有一家这样的店,那么我们的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就多了2861条,但是实体店只是我们的开始,经营实体店时可以让我们把自己的产品定位下来,把产品规范化。我们真正的目标是互联网,目前我是想先建立自己的微商团队,等我们的真正把实体店稳定下来之后,我希望可以将这两千多家实体店集中到一个网络平台上,真正打出特产网络平台,那时候的特色产品面向的就不仅仅是全国的消费者,甚至可以做到面向全世界。这也就使农村农业开始走向产业化、规范化、系列化、品牌化,使我国实现农业强、国家强的局面。

但是独木难成林,我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和我一起来创下实体店,创下这农副产品的网络梦想。”

我们也衷心祝愿他能早日实现这个梦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