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好两宜”和美乡村项目效果图。夏训武摄
将村庄“规划好、建设好、环境好、经营好、乡风好”,同时,还应“宜居、宜业”。这是我市赫山区正在进行的“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建设项目主题。严格说来,这应该是之前我市乡村“美丽屋场”建设的升级版。
据了解,赫山区作为全国第一批20个“五好两宜”和美乡村项目区县之一,也是湖南省唯一争取的“五好两宜”和美乡村项目建设的片区。国家资金的注入,相关部门的高标准高要求,广大乡村干群的美好期盼,使该项目的建设备受社会关注。为此,记者走进项目现场,一睹村容。这些建成或正在建的“半个院子”,会是我们心仪的乡村未来模样吗?
5月8日,夏风和畅。赫山区欧江岔镇长东湖村。6组村民刘再云一边带记者围着他的农舍转悠,一边指指点点,并欣喜地告诉记者,自己的房子变了,变得越来越有味道了。他指着东边那间木板房说,原来这里是一个闲置的杂屋,一经改造,成了民宿客房。院子外面,利用了原有古树和竹林,还规划了露天的茶餐桌椅,院前的一口小塘,新增了小型喷泉,还有木槿围成篱笆墙的小菜园子,四季果蔬,可随时采摘。一待生意开张,他说,小型团建、家庭小聚,应该会有客人吧!这时,60岁的刘再云开心地笑了起来……
今年28岁的李江,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江西经商,去年村里定了他家要建“半个院子”。当父母电话告诉他时,他特地回家,与乡村干部、项目设计师商量,个性策划,决定项目建成后,利用自家的小院子,开一家乡村小酒馆,搞点货真价实的乡土菜、纯谷酒。采访时,正遇上几位画师,往李江家的院墙上涂鸦,那是早起的农人,赶农时耕耘。
令顾秀莲做梦都没想到的是,她家的院子变了。原来屋前那片近半亩的荒地,杂草丛生,里面破烂不堪。如今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新植的花草,各色苗木中搭起了仿木防腐的台板,正在安装露营帐篷,还有利用一废塘改建的钓虾池。而院子的右侧,正有稻禾拔节生长,田园风光,扑面而来!
记得去年7月,当镇村干部上门商讨这个项目时,顾秀莲以为干部们是在和她说的玩笑话。不想,不到10个月,一个极具乡村个性、兼顾乡野浪漫的小院惊艳亮相,让村里人开了眼界。
而村民杨军生原有的近两亩荒地,长满了杂树野草。当村干部找上门来,建议改造时,他一时不知如何回复。这块地,能做什么?
答案来了,利用这块地,养点家禽家兽,如鸡鸭鹅、猪牛羊,还有可观赏的梅花鹿。于是,一个乡村动物小院的设计理念成形。让乡村有鸡鸣狗叫,牛羊成群,人间烟火,用这种方式,留住乡愁。
远嫁美国的刘双,正赶上回国休产假,而且还带来了她的美国先生马修。这位当年在村里小有名气的学霸美女,从小勤奋读书,家中还有藏书数千册。这次她家的院子,正好利用其藏书,做个农家书屋。当村干部直奔主题,找到在家的刘双时,她表示全力支持。先生马修也连连说着中文:好,好。他腼腆的笑容,看上去如一乡下的农人。马修说,他每年休假都会回来,他喜欢中国乡村的宁静,很享受这种别有韵味的乡村生活。他还计划在这个小书院里,植入西洋元素,除了品芝麻豆子姜盐茶,还应该有洋酒,有流行音乐。
随同采访的欧江岔镇副镇长邢铮,一直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也是这里的包村干部。他说,第一期在全村选20个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适量投工,由政府出资、设计,村两委为施工方,也是本着就地选材、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五好”的基础上,强调突出“两宜”。据他介绍,目前,整个项目,已完成投资的占70%以上,有的项目已接近尾声。
长东湖项目建设设计师涧泓女士这样介绍自己的思路:乡村设计应拒绝千篇一律的农村城市化,美丽乡村该有它自己的模样。乡村就应该有乡村的样子,大广场大公园这种城市气息浓厚的场所最好还是不要出现乡村改建项目中,不仅破坏乡村的植被,还与整体氛围不搭。
她还说,乡村改造既然是乡村,就应该遵循乡村的设计原则,保留乡村的特点,我们需要的是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特色村落,而不是“农村里的城市”。
“五好两宜”和美乡村的核心是什么?长东湖村村党总支书记陈志辉是这样解释的:五好是基础,两宜才是目标。乡村振兴,说到底还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只有村民口袋里有钱了,才是乡村真正的振兴。
采访时,据记者了解,如今的长东湖村并无多少地理上的优势,过去还曾戴过贫困村的帽子。近年来,村支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村上下齐心协力,不但摘掉了贫困村帽子,推进了乡村振兴,还建成了省级美丽示范村。
谈及“半个院子”的未来,陈志辉对此充满信心。他说,从项目开始起,首先考虑的是每个项目落地,它现有的资源和价值,会有人认可吗?
据了解,这个项目,还有一个非常诗意的主题名称,即长东湖村“通往鲜花盛开的地方”项目。
采访中,在这条项目线上,一条新修的油路,从南往北,直抵碧波荡漾的万亩东湖。站在东湖堤上,往北,由近及远,是碧水蓝天;往南,回望村庄,是万顷良田,阡陌纵横,风光无限。美丽的东湖,北与泉交河镇、笔架山乡接壤,东接岳阳湘阴。每年的枯水季,湖滩湿地百花争艳,尤以遍地的紫云英为盛,引得远近游客慕名而来。盛花期,村道湖堤上人来车往,好不热闹。怪的是,外地人来寻花海打卡,本地人却把外地人当热闹看。人多时,连买瓶水的地方都难找,莫说是吃饭住宿。当地人生生错失了这个在家门口挣钱的机会。
如今,随着20家各具特色、颇具个性的农家小院的修建,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已具备民宿接待条件的村民刘再云早有计划,他说不管远近,不计身份,来的都是客,不但要让他们住好吃好,还得让客人开心。
还有正在扫尾装修中的农家小烤房,除了可为客人提供烧烤,还计划常年自制腊味,供客人品尝。
为吸引不同年龄和层次的消费群体,设计师正在设计,将一栋有300平方米的旧房子,改造成乡村轻奢小酒吧,培训本地人才,让乡里人体验一把城里人的浪漫。同时,也可吸引一批喜欢乡村生活的城里人,来乡村享受慢生活。
在新修的油路两侧,设计的是立体栽培,有果蔬,有苗木,更有四季鲜花盛开。村民刘军辉告诉记者,之前,公路沿线杂草丛生,如今全部种上了有机辣椒,再过两个月,辣椒便可采摘品尝上市。到时,村里的妇女们可自制卜辣椒、坛子菜。
随项目推进,由长东湖村7位村姑李军书、刘雪莲、周顺霞、汤利、彭飞、杨爱香、颜秀莲自愿结盟的“长东湖之星”,均发挥各自特点,争先恐后为“半个院子”服务,影响和带动了村里的“半边天”。她们计划用自家院子里的果蔬,用传统手工加工,贴上“长东湖”的标签,供游客们选购。
采访行将结束时,涧泓陪记者走过村部、走过所有的项目院子,所到之处,规划设计、景点布局均了如指掌。
作为项目设计师的涧泓,将这里所拥有的建筑、美学、文学、经营、民俗文化等元素融为一体,独辟蹊径,尝试着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
未来的长东湖是个什么模样呢,住在这里舒服,玩在这里开心,吃在这里放心。还有,可以在家门口挣钱呢。涧泓这样描述着“半个院子”的未来。
期待,那一条通往鲜花盛开的路,是我们乡村未来应该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