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鸣时评丨奏响清廉村居建设新乐章
发布时间:2025-03-26 10:25 作者:牛沐 来源:大众网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各地清廉建设都将清廉村居纳入“清廉单元”建设的重点领域,旨在规范基层“微权力”运行,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清廉村居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坚持系统思维、靶向施策,实“底子”、强“里子”、靓“面子”、搭“台子”、蹚“路子”,弘扬新风正气,奏响清廉村居建设新乐章。
  夯实挺膺担当的“底子”,以“沉脚板”取代“水上漂”。“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乡村治理离不开乡村干部作用发挥,要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精准实施尽心选配、用心培训、精心管理、细心关怀等方法路径,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干部队伍。乡村干部既要身在乡村,又要心在乡村,在走村入户中知民情、听民意,在田间地头上聚民智、纾民困,不做“候鸟型”干部,避免成为“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墙上芦苇”或“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山间竹笋”,真正以“沉脚板”增添底气、增添定力、增添本领,赢得群众信赖。
  做强阳光规范的“里子”,“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要不断完善乡村治理制度建设,聚焦村级“三资”管理、民生工程建设、惠民资金使用、村级“三务”公开以及农村集体承包合同等领域,全流程、全周期建立健全严密、具体、可操作的“明规矩”,防止“牛栏关猫”“跑风漏气”;积极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级纪检委员作用,打通监督末梢“最后一米”,让乡村干部在阳光下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努力实现源头防范,监督问题于未发之时。
  扮靓清廉园地的“面子”,以“正能量”取代“造盆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挖掘和提炼本地区清官廉吏、先进英模、优良家风、历史事件、治理经验和“非遗”技艺中的清廉元素,将廉洁文化融入村容村貌提升改造中。坚持实事求是、务实节俭,利用村史馆、休闲长廊、健身广场、农村书屋等设施,通过廉洁故事、名言警句、家风家训、村规民约、公益广告等形式,增添通俗易懂、方便记忆、有地域特色和辨识度的清廉内容,让群众在熟悉的、身边的情景中,增进见贤思齐、见善则迁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培育和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